# Hello-RabbitMQ **Repository Path**: BeerusDeity/hello-rabbit-mq ## Basic Information - **Project Name**: Hello-RabbitMQ - **Description**: Hello-RabbitMQ - **Primary Language**: Unknown - **License**: MulanPSL-2.0 - **Default Branch**: master - **Homepage**: None - **GVP Project**: No ## Statistics - **Stars**: 0 - **Forks**: 0 - **Created**: 2025-04-07 - **Last Updated**: 2025-04-08 ## Categories & Tags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Tags**: None ## README # Hello-RabbitMQ ##### 重试机制 - 业务逻辑中只要抛出异常就会触发,catch中抛出的也是一种变相的异常也会触发 ##### 重新投递 - channel.basicAck(deliveryTag, true)、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true, true/false) - 本质是消费者给RabbitMQ返回的响应,MQ根据响应对消息进行单个或者多个信息进行处理 - 但是在失败响应的情况下,第三个参数的设置与(catch中是否抛出异常)会导致执行不太相同,简单来说如果在catch抛出异常,会触发重试机制,同时又包含basicNack第三个参数的设置 ##### 无论是重试机制还是重新投递,信息的唯一ID都不应该改变 下面是尚硅谷的一个老师总结的时候讲的。 ```text - 重试机制:在监听器中抛出了异常,会触发重试机制,重新消费,同一条消息,消息的唯一id是一致的 - 重新投递: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true, true),发送了一条新的消息,消息的唯一id是不致的 ``` ps:我感觉她讲的不对,本身她讲的就不太好,我还进行了测试,问了AI,都回答不会变 - 文心一言回答如下: 这句话 不对,原因如下: 1. channel.basicNack 的作用 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multiple, requeue) 是 RabbitMQ 中用于拒绝消息的方法。 参数含义: deliveryTag:标识当前消息。 multiple:是否批量拒绝(通常设置为 false)。 requeue:是否将消息重新投递到队列中。 当 requeue 设置为 true 时,消息会被重新投递到队列中,供其他消费者或当前消费者重新消费。 2. 重新投递的本质 重新投递并不会生成一条“新的消息”,而是将原始消息重新放回队列中。 消息的内容(包括其唯一 ID,如 messageId 属性)在重新投递时 不会改变。 如果消息的唯一 ID 发生了变化,可能是以下原因: 生产者重新发送了消息:在某些场景下,如果消息被拒绝且无法重新投递(例如,requeue 为 false 或队列有 TTL/死信机制),生产者可能会重新发送一条新消息。这种情况下,新消息的唯一 ID 会不同。 消息的唯一 ID 是动态生成的:如果消息的唯一 ID 是由消费者或中间件在某种逻辑下动态生成的,而不是消息本身的固定属性,那么重新投递时可能会生成一个新的 ID。 概念混淆:可能将“重新投递”与“生产者重新发送”混为一谈。 3. 为什么这句话不对 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true, true) 的作用是 拒绝当前消息并将其重新投递到队列中。 重新投递的是 原始消息,其唯一 ID 不会改变。 因此,说“发送了一条新的消息,消息的唯一 ID 是不一致的”是不准确的。 4. 正确的理解 如果使用了 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true, true),消息会被重新投递到队列中,消息的唯一 ID 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唯一 ID 发生了变化,需要检查: 是否有其他逻辑(如生产者重新发送)导致了新消息的生成。 消息的唯一 ID 是如何生成的,是否是消息本身的固定属性。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 channel.basicNack 的行为: java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Name, false, (consumerTag, delivery) -> { String messageId = new String(delivery.getProperties().getMessageId()); // 假设消息有 messageId 属性 try { // 处理消息 System.out.println("Processing message with ID: " + messageId); // 手动确认消息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Error processing message with ID: " + messageId); // 拒绝消息并重新投递 channel.basicN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true); } }, consumerTag -> {}); 在上述代码中,如果消息被重新投递,messageId 应该保持一致。 总结 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true, true) 不会生成一条新的消息,而是将原始消息重新投递到队列中。 重新投递的消息的唯一 ID 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唯一 ID 发生了变化,需要检查是否有其他逻辑(如生产者重新发送)导致了新消息的生成。 - DeepSeek回答如下:您提到的语句存在两个关键点需要澄清: 1. 关于 basicNack 的行为: 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true, true) 的作用是 否定确认(NACK) 当前消息,并将其 重新放回队列(因第二个 true 表示 requeue)。这里并非“发送新消息”,而是 原消息被重新投递。 消息ID的一致性:如果消息在最初发布时已设置了唯一ID(如 messageId 属性),重新投递时该ID保持不变。RabbitMQ 不会修改已被发布的消息属性,因此唯一ID仍与原始消息一致。 2. 常见误解点: 重新投递 vs 发送新消息:若通过 NACK + requeue 重新投递,消息是原消息;若手动捕获消息后构造新消息并发布,则新消息ID不同。 是否需要手动处理ID:除非业务逻辑要求重新生成ID(例如要求每次投递视为独立消息),否则无需额外操作。 结论: 原句表述不准确。正确描述应为: 使用 channel.basicNack(deliveryTag, true, true) 重新投递消息时,消息的唯一ID(如 messageId)与原始消息一致,因为消息本身未被修改,仅是重新排队。 建议检查代码中是否误将重新投递(requeue)与重新发布(republish)混淆,确保消息ID的生成和传递符合业务需求。 #### 更多内容后续遇到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