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智能体 **Repository Path**: biehaocheng/Light-particle-software-robot ## Basic Information - **Project Name**: 大模型智能体 - **Description**: 1、私有化部署大模型,并提供api、jdbc、kafka等方式和第3方系统对接。2:提供数据清洗ETL,用户画像以及记忆体等功能,自动生成和优化提示词。3:提供调度、action优化、影刀RPA对接等1000+常用的工具库,方便大模型调用。4:满足常用的AIGC业务,如意图识别、NLP,并生成聊天、多媒体文案、场景和计划等。 - **Primary Language**: Java - **License**: Apache-2.0 - **Default Branch**: master - **Homepage**: http://8.130.66.117:8080/ui - **GVP Project**: No ## Statistics - **Stars**: 29 - **Forks**: 11 - **Created**: 2023-11-26 - **Last Updated**: 2025-11-04 ## Categories & Tags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Tags**: None ## README # 大模型智能体工具 1. 大模型智能体工具是一个用于大模型数据库、RAG、多代理大模型应用的产品。 2. 快速构建和部署 AI 驱动的应用程序。 3. 无需深入了解底层技术,即可利用最新的 AI 模型和 API。 4. 通过可视化界面简化开发流程,提高效率。 ## 系统总架构 1. 第1层:CPU/GPU 提供商层 为AI智能体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用于训练、推理和低延迟的执行。 包括硬件厂商英伟达GPU、谷歌TPU、华为昇腾系列,以及公有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 平台使用deepseek云服务器 2. 第2层:基础设施/基础层 容器和编排工具这样的基础设施,确保 AI 智能体能够可扩展、可靠且分布式地部署。 包括 Docker、Kubernetes等。 3. 第3层:数据层 平台提供元数据管理,让AI智能体需要快速访问的各种数据系统,用于存储记忆、检索上下文以及在结构化和向量化数据中进行实时决策。 包含Neo4j、MongoDB等几十种数据库。 4. 第4层:ETL(提取、加载、转换)+调度层 平台提供从各种来源收集原始数据,并将其转换成 AI 智能体可以使用的格式。 平台提供可视化ETL和调度配置,参考01ETL和02dispatch 5. 第5层:基础模型层 平台包括大型和小型语言模型(LLMs 和 SLMs)混合,它们构成了 AI 智能体的认知核心,支持推理、对话和行动。 包括 DeepSeek、Qwen 等小模型。 6. 第6层:模型路由层 平台根据成本、延迟和输出质量,将任务分配给最适合的模型,从而提高效率。 包括 Martian、OpenRouter、Higress、Not Diamond 等。 7. 第7层:AI智能体协议层 平台提供定义AI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和通信方式。像MCP这样的协议,有助于结构化的多 AI 智能体协作和上下文管理。 平台提供自动生成MCP服务器功能,参考03mcp 8. 第8层:数字孪生层 平台通过本体构建的“数字孪生”体系,业务语义层为AGI提供了企业运行的完整、精确的“世界模型”。它不仅定义了实体及其属性,更关键的是实体间的复杂关系、业务规则、原子动作和标准化工作流。这使得AGI能够超越基于统计模式的预测,真正理解业务的因果逻辑、约束条件和价值目标。AGI可以基于此知识库进行深度推理,自主规划任务、调用标准化的工具集(如API、微服务),并持续从执行结果中学习和优化。 参考04kpi定义业务指标语义,06ontology定义实体间的复杂关系、业务规则、工具等 9. 第9层:AI智能体编排层 平台提供可视化多智能体的编排,使AI智能体能够执行工作流、与其他AI智能体交互,并在工具和环境中进行协调。 10. 第10层:AI 智能体认证层 处理 AI 智能体在可信生态系统内的安全身份、访问控制和基于角色的权限。 包括 AWS AgentCore Identity、Azure Entry Agent ID 等。 11. 第11层:AI 智能体可观测层 平台通过遥测、日志、反馈循环和分析来跟踪 AI 智能体的行为,以便持续改进和调试 AI 智能体。 集成包括 LangSmith、Langfuse等。 12. 第12层:AI 智能体工具层 AI 智能体使用的 API、搜索和外部工具,用于获取实时数据、自动化决策或跨领域集成。 13. 第13层:认证层 通过安全的身份验证和用户访问控制层来保护 AI 智能体的操作。 14. 第14层:记忆层 存储之前的交互和上下文知识,帮助 AI 智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个性化和适应。 包括 Zep、Mem0、Letta、Cgnee 等。 15. 第15层:前端报表层 平台提供数字分析师界面和BI报表,让用户与AI 智能体无缝交互的 UI 组件,通过Web应用和聊天界面。 # 新手必读 1. 大模型智能体(软件机器人)演示地址:http://8.130.66.117:8080/ui 2. 登录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 ![img_26.png](img_26.png) 3. 配置单个agent或者多个agent ![img_29.png](img_29.png) ![img_28.png](img_28.png) ![img_30.png](img_30.png) 4. 配置python脚本,实现更复杂的逻辑 ![img_31.png](img_31.png) 5. 自动生成MCP和REST的API接口 ![img_32.png](img_32.png) ![img_33.png](img_33.png) ![img_34.png](img_34.png) ![img_35.png](img_35.png) ![img_36.png](img_36.png) ![img_37.png](img_37.png) 6. 自动生成数据仓库工作流和调度 ![img_38.png](img_38.png) ![img_39.png](img_39.png) ![img_40.png](img_40.png) ![img_41.png](img_41.png) 8数据指标管理 ![img_42.png](img_42.png) 9. 自动生成大模型数据治理 ![img_43.png](img_43.png) # 机器人启动环境和命令 1. 需要在Linux上运行,windows系统暂不支持。 2. 从【发行版】下载最新的版本,安装jdk18以上。 3. 安装nacos和git。 4. 设置整个目录有读写权限。 5. 修改./webappsROOT/BOOT-INF/classes/bootstrap.yaml 的nacos配置。 5. 修改./webapps/ROOT/index.js的机器人ip。 6. 启动./bin/start.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