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tspot **Repository Path**: gaohaicheng/hotspot ## Basic Information - **Project Name**: hotspot - **Description**: java hotspot虚拟机 - **Primary Language**: C++ - **License**: AFL-3.0 - **Default Branch**: master - **Homepage**: None - **GVP Project**: No ## Statistics - **Stars**: 1 - **Forks**: 2 - **Created**: 2020-03-26 - **Last Updated**: 2022-03-04 ## Categories & Tags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Tags**: None ## README # hotspot #### 介绍 java hotspot虚拟机 #### 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说明 ├─agent Serviceability Agent的客户端实现 ├─make 用来build出HotSpot的各种配置文件 ├─src HotSpot VM的源代码 │ ├─cpu CPU相关代码(汇编器、模板解释器、ad文件、部分runtime函数在这里实现) │ ├─os 操作系相关代码 │ ├─os_cpu 操作系统+CPU的组合相关的代码 │ └─share 平台无关的共通代码 │ ├─tools 工具 │ │ ├─hsdis 反汇编插件 │ │ ├─IdealGraphVisualizer 将server编译器的中间代码可视化的工具 │ │ ├─launcher 启动程序“java” │ │ ├─LogCompilation 将-XX:+LogCompilation输出的日志(hotspot.log)整理成更容易阅读的格式的工具 │ │ └─ProjectCreator 生成Visual Studio的project文件的工具 │ └─vm HotSpot VM的核心代码 │ ├─adlc 平台描述文件(上面的cpu或os_cpu里的*.ad文件)的编译器 │ ├─asm 汇编器接口 │ ├─c1 client编译器(又称“C1”) │ ├─ci 动态编译器的公共服务/从动态编译器到VM的接口 │ ├─classfile 类文件的处理(包括类加载和系统符号表等) │ ├─code 动态生成的代码的管理 │ ├─compiler 从VM调用动态编译器的接口 │ ├─gc_implementation GC的实现 │ │ ├─concurrentMarkSweep Concurrent Mark Sweep GC的实现 │ │ ├─g1 Garbage-First GC的实现(不使用老的分代式GC框架) │ │ ├─parallelScavenge ParallelScavenge GC的实现(server VM默认,不使用老的分代式GC框架) │ │ ├─parNew ParNew GC的实现 │ │ └─shared GC的共通实现 │ ├─gc_interface GC的接口 │ ├─interpreter 解释器,包括“模板解释器”(官方版在用)和“C++解释器”(官方版不在用) │ ├─libadt 一些抽象数据结构 │ ├─memory 内存管理相关(老的分代式GC框架也在这里) │ ├─oops HotSpot VM的对象系统的实现 │ ├─opto server编译器(又称“C2”或“Opto”) │ ├─prims HotSpot VM的对外接口,包括部分标准库的native部分和JVMTI实现 │ ├─runtime 运行时支持库(包括线程管理、编译器调度、锁、反射等) │ ├─services 主要是用来支持JMX之类的管理功能的接口 │ ├─shark 基于LLVM的JIT编译器(官方版里没有使用) │ └─utilities 一些基本的工具类 └─test 单元测试 目录结构: 有os,cpu,os_cpu,share这几个目录,顾名思义,就是存放着不同特点的代码。os依赖的,cpu依赖的,共有的,还有os和cpu都依赖的。 其实,东西最多的是share目录下的东西。毕竟C++也是可移植的。直接到share/vm/interpreter下面去看看。找到了一个bytecodeInterpreter.cpp。然后成功地找到了while(1) (886行),while里就是一个超大switch语句。看到了这个东西,我一下就心安了,知道了hotspot使用的解释方法。但是这只是基本的,不是还有JIT吗?字节码是如何转化为机器码的呢? 有一部分字节码转化为机器码。最终,这个翻译工作被派到了asm目录下的assembler.cpp(它包含了assembler_x86.cpp中的内容)。assembler_x86里面的汇编器一个劲的调用emit_byte(*)什么的。这个函数明显是输出的,但是却没有指定输出位置。所以,我断定存在一个类似于全局缓存的东西。果然,asm目录下有一个codeBuffer.cpp。这个文件里具体完成了代码缓存的实现。汇编器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将输出代码一个劲的往外扔就好了。emit_byte(),实现在了assembler.inline.cpp里面,代码非常的简单,就是往一个地址里写机器码。_code_pos是AbstractAssembler的成员变量。 #### 安装教程 1. xxxx 2. xxxx 3. xxxx #### 使用说明 1. xxxx 2. xxxx 3. xxxx #### 参与贡献 1. Fork 本仓库 2. 新建 Feat_xxx 分支 3. 提交代码 4. 新建 Pull Request #### 码云特技 1. 使用 Readme\_XXX.md 来支持不同的语言,例如 Readme\_en.md, Readme\_zh.md 2. 码云官方博客 [blog.gitee.com](https://blog.gitee.com) 3. 你可以 [https://gitee.com/explore](https://gitee.com/explore) 这个地址来了解码云上的优秀开源项目 4. [GVP](https://gitee.com/gvp) 全称是码云最有价值开源项目,是码云综合评定出的优秀开源项目 5. 码云官方提供的使用手册 [https://gitee.com/help](https://gitee.com/help) 6. 码云封面人物是一档用来展示码云会员风采的栏目 [https://gitee.com/gitee-stars/](https://gitee.com/gitee-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