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7 \350\247\246\345\217\221\345\231\250.md" "b/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7 \350\247\246\345\217\221\345\231\25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066296dfdd8703c694a8b5c17445010815086b8 --- /dev/null +++ "b/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7 \350\247\246\345\217\221\345\231\250.md" @@ -0,0 +1,24 @@ +## 触发器 + + **触发器**( trigger )是作为**对数据库修改的连带效果**而**由系统自动执行**的一条语句。它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也是一个**事务**(可以回滚)。为了定义一个[触发器](https://so.csdn.net/so/search?q=触发器&spm=1001.2101.3001.7020),我们必须: + +- 指明**什么时候执行触发器**。这被拆分为**引起触发器被检测的一个\*事件\***和**触发器继续执行所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 +- 指明**当触发器执行时所采取的动作**。 + +#### 触发器分类 + +分为 DML触发器和DDL触发器 + +#### DML触发器 : 增删改 + +#### after触发器: insert,update,delete + +### instead of 触发器 + +#### 触发器的创建 + +go +create trigger 触发名 +on 表名 (after:执行后) (inserted,deleted,updated) +as +go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8 UPDATE.md" "b/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8 UPDATE.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020cc091893a534a0143b450d23e6f90580f3a6 --- /dev/null +++ "b/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8 UPDATE.md" @@ -0,0 +1,5 @@ +## UPDATE触发器 + +当触发器涉及对触发表自身的更新操作时,只能用BEFORE UPDATE 触发器,而AFTER UPDATE触发器将不被允许。 (1)语法格式 CREATE TRIGGER t_UPDATE ON+信息表 for update as if (update(列信息) or update(列信息)) begin print‘事务不能被处理,基础数据不能修改!’ POLLBACK TRANSACTION end else print’数据修改成功’ + +注:当提示 “ print‘事务不能被处理,基础数据不能修改!’ ”时,我们就需要用批处理语句回滚整个事务。此时就可以用POLLBACK TRANSACTION 语句表示回滚操作。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9 \344\272\213\345\212\241\347\232\204\351\232\224\347\246\273\347\272\247\345\210\253.md" "b/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9 \344\272\213\345\212\241\347\232\204\351\232\224\347\246\273\347\272\247\345\210\253.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61d4cfee91d03f566e8a5a9a0c27967d47e2666 --- /dev/null +++ "b/37\350\276\276\345\205\264\345\273\272/\347\254\224\350\256\260/9.29 \344\272\213\345\212\241\347\232\204\351\232\224\347\246\273\347\272\247\345\210\253.md" @@ -0,0 +1,29 @@ +# 事务的隔离级别 + +#### **事务的四大特性分别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 +幻读和不可重复读都是在同一个事务中多次读取了其他事务已经提交的事务的数据导致每次读取的数据不一致,所不同的是不可重复读读取的是同一条数据,而幻读针对的是一批数据整体的统计(比如数据的个数) + +以MYSQL数据库来分析四种隔离级别 + +###### 第一种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 + +如果一个事务已经开始写数据,则另外一个事务不允许同时进行写操作,但允许其他事务读此行数据,该隔离级别可以通过“排他写锁”,但是不排斥读线程实现。这样就避免了更新丢失,却可能出现脏读,也就是说事务B读取到了事务A未提交的数据 + +解决了更新丢失,但还是可能会出现脏读 + +###### 第二种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读提交) + +如果是一个读事务(线程),则允许其他事务读写,如果是写事务将会禁止其他事务访问该行数据,该隔离级别避免了脏读,但是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事务A事先读取了数据,事务B紧接着更新了数据,并提交了事务,而事务A再次读取该数据时,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 + +解决了更新丢失和脏读问题 + +###### 第三种隔离级别: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取) + +可重复读取是指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同一个数据,在这个事务还没结束时,其他事务不能访问该数据(包括了读写),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事务内两次读到的数据是一样的,因此称为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读取数据的事务将会禁止写事务(但允许读事务),写事务则禁止任何其他事务(包括了读写),这样避免了不可重复读和脏读,但是有时可能会出现幻读。(读取数据的事务)可以通过“共享读镜”和“排他写锁”实现。 + +解决了更新丢失、脏读、不可重复读、但是还会出现幻读 + +###### 第四种隔离级别:Serializable(可序化) + +提供严格的事务隔离,它要求事务序列化执行,事务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地执行,但不能并发执行,如果仅仅通过“行级锁”是无法实现序列化的,必须通过其他机制保证新插入的数据不会被执行查询操作的事务访问到。序列化是最高的事务隔离级别,同时代价也是最高的,性能很低,一般很少使用,在该级别下,事务顺序执行,不仅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还避免了幻读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