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16Debian\347\232\204\345\256\211\350\243\205\344\270\216\344\275\277\347\224\250.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16Debian\347\232\204\345\256\211\350\243\205\344\270\216\344\275\277\347\224\25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d60139155dd8aee2d4c77a7ad5b7cebf656b988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16Debian\347\232\204\345\256\211\350\243\205\344\270\216\344\275\277\347\224\250.md"
@@ -0,0 +1,72 @@
+### 刚安装完Debian系统配置
+
+#### 主机名 login:root password:密码 进入主机
+
+#### 更新系统软件源:apt update
+
+
+#### 更新系统:apt upgrade -y
+
+
+## 安装vim编辑器:apt install vim -y
+
+
+编辑网卡配置,设置静态IP地址
+
+```nginx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 修改如下: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 allow-hotplug ens192
+ iface ens192 inet static
+ address 192.168.174.131 //设置IP地址
+ netmask 255.255.255.0 //子网掩码
+ gateway 192.168.174.1 //网关
+ esc键,wq 保存退出
+```
+
+修改SSHD配置文件
+
+```nginx
+vim /etc/ssh/sshd_config
+ 取消下面代码注释,修改为如下:
+ PermitRootLogin yes #允许超级管理员登入
+ esc键,wq 保存退出
+reboot now #重启
+```
+
+环境变量:简单化ls的用法
+
+```nginx
+ls -al #查看所有文件
+cp .bashrc /etc/profile.d/ls.sh #将.bashrc移动到/etc/profile.d/并克隆为ls.sh
+vim /etc/profile.d/ls.sh
+ 修改如下:
+ export LS_OPTIONS="--color=auto"
+ alias ls='ls $LS_OPTIONS'
+ alias ls='ls $LS_OPTIONS -l'
+ alias ls='ls $LS_OPTIONS -lA'
+```
+
+环境变量:设置字符集,以接收中文
+
+```nginx
+vim /etc/profile.d/lang.sh
+ 修改如下:
+ export LS_ALL=C.utf8
+```
+
+
+
++ 安装node的两种方式
+ + 使用nvm管理器来管理node的版本
+ + 直接从官网下载安装包来安装
+ + apt install nodejs -y
++ 安装node.js包管理器
+ + apt install npm -y
+
++ 安装pm2
+ + npm install pm2 -g
+
+
+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2Linux\346\246\202\350\277\260.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2Linux\346\246\202\350\277\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983ca37b6656de2e35e2570f953a25290cb2c2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2Linux\346\246\202\350\277\260.md"
@@ -0,0 +1,5 @@
+# linux概述
+1. Linux,一般指GNU/Linux(单独的Linux内核并不可直接使用,一般搭配GNU套件,故得此称呼),是一种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其内核由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于1991年10月5日首次发布,它主要受到Minix和Unix思想的启发,是一个基于POS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
+2. 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Linux有上百种不同的发行版,如基于社区开发的debian、archlinux,和基于商业开发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Oracle Linux等。
+3. 2022年11月20日,Linux 提交了最后一批 drm-intel-next 功能补丁,Linux 6.2将迎来对英特尔锐炫独显的正式支持。 [14]
+2024年5月,Linux 6.9 内核的首个正式版发布,6.10 版本合并窗口开启。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3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7\233\256\345\275\225.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3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7\233\256\345\275\225.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f62ac48b4795e55d7b6ba02f5fde5b03cb6c7fc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3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7\233\256\345\275\225.md"
@@ -0,0 +1,78 @@
+# Linux常用目录
+/bin:
+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
+/dev :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
+/etc:
+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如上图中的 alice、bob 和 eve。
+
+/lib:
+lib 是 Library(库)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
+/opt:
+opt 是 optional(可选) 的缩写,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
+/proc:
+proc 是 Processes(进程) 的缩写,/proc 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是 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selinux:
+ 这个目录是 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
+/srv:
+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
+
+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
+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
+/tmp:
+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
+/usr:
+ 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
+/var:
+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4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5\221\275\344\273\244.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4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5\221\275\344\273\244.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d3d628802b0850dfeee21c40203e38ef7c96718d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4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5\221\275\344\273\244.md"
@@ -0,0 +1,35 @@
+# Linux常用命令
+## 文件和目录
+1. cd /home 进入 '/ home' 目录'
+2.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3.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4.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5.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6.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7. pwd 显示工作路径
+8.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9.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10.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11.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12. ls *[0-9]* 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13. 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1)
+14. ls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2)
+15.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16.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17.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18.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19.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20. 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21.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22.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 一个目录
+23. cp file1 file2 复制一个文件
+24. cp dir/* .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25.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26.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27. ln -s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软链接
+28. ln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物理链接
+29. touch -t 0712250000 file1 修改一个文件或目录的时间戳 - (YYMMDDhhmm)
+30. file file1 outputs the mime type of the file as text
+31. iconv -l 列出已知的编码
+
+find . -maxdepth 1 -name *.jpg -print -exec convert "{}" -resize 80x60 "thumbs/{}" \; batch resize fi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and send them to a thumbnails directory (requires convert from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7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7\233\256\345\275\2252.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7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7\233\256\345\275\2252.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a2b41f97aa220473136e5bd2af27a77dfff8903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7Linux\345\270\270\347\224\250\347\233\256\345\275\2252.md"
@@ -0,0 +1,32 @@
+# Linux常用命令2
+## Linux 常用命令集合
+
+### 系统信息
+1.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2.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3.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4.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5.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6.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7.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8.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9.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10.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11.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12.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13.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14. lspci -tv 罗列 PCI 设备
+15. lsusb -tv 显示 USB 设备
+16.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17. cal 2007 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18. date 041217002007.00 设置日期和时间 - 月日时分年.秒
+19. clock -w 将时间修改保存到 BIOS
+### 关机 (系统的关机、重启以及登出 )
+1.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1)
+2. init 0 关闭系统(2)
+3. telinit 0 关闭系统(3)
+4.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5.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6. shutdown -r now 重启(1)
+7. reboot 重启(2)
+8. logout 注销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9vim.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9vim.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ad75d699375231529de9e6c50741d642832a1222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9vim.md"
@@ -0,0 +1,9 @@
+# vim
+1. Vim 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
+2.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编辑模式(Insert Mode)和命令行模式(Command-Line Mode)
+3. 文件进入到命令,编辑模式
+```js
+touch tt.txt //创建文件
+vi tt.txt //进入命令模式
+i/a //进入编辑模式
+```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9vim\346\246\202\350\277\260.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9vim\346\246\202\350\277\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16c3d32c9c0606aad994ae29e45907a0c8020c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29vim\346\246\202\350\277\260.md"
@@ -0,0 +1,7 @@
+# vim概述
+什么是 vim?
+Vim 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
+简单的来说, vi 是老式的字处理器,不过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
+连 vim 的官方网站 (https://www.vim.org/) 自己也说 vim 是一个程序开发工具而不是文字处理软件。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5.30vim\347\274\226\350\276\221\346\250\241\345\274\217.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30vim\347\274\226\350\276\221\346\250\241\345\274\217.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47031d893baa2803e210973a589f55da2f0c4e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5.30vim\347\274\226\350\276\221\346\250\241\345\274\217.md"
@@ -0,0 +1,38 @@
+# vim编辑模式
+1. 输入i,o,a,等进入编辑模式
+2. :wq 保存离开
+3. 操作
+```js
+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
+ ENTER,回车键,换行
+
+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
+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
+# vim底线命令模式
+1.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 :(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2. 命令
+```js
+:w:保存文件。
+
+:q:退出 Vim 编辑器。
+
+:wq:保存文件并退出 Vim 编辑器。
+
+:q!:强制退出Vim编辑器,不保存修改
+```
+
+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3\347\224\250\346\210\267\347\256\241\347\220\206.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3\347\224\250\346\210\267\347\256\241\347\220\206.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3df39772774bfd67e9bfa8a5d2e5e697011a36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3\347\224\250\346\210\267\347\256\241\347\220\206.md"
@@ -0,0 +1,21 @@
+# 用户管理
+## 用户组的创建
+ sudo(普通用户加,root用户不用) groupadd groupname
+
+ ## 用户组的删除
+ sudo(普通用户加,root用户不用) groupdel groupname
+
+ sudo passd root:给root用户设置密码
+ su root:进入root用户
+
+ ## 创建新用户
+ 1.系统创建:adduser
+ ```js
+sudo adduser username
+ ```
+ 2.用户创建: useradd
+ ```js
+ useradd[option] username
+
+useradd -d(指定新用户所在的主目录) -m -g(新用户所在用户组) -G 新用户
+ ```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5\346\235\203\351\231\220\347\256\241\347\220\206.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5\346\235\203\351\231\220\347\256\241\347\220\206.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fc2be1f7fcc647e860ab920b27181fda5671c07b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5\346\235\203\351\231\220\347\256\241\347\220\206.md"
@@ -0,0 +1,29 @@
+# 权限管理
+## 用户
+1.超级用户提示符"#"
+2.普通用户提示符"$"
+#### su与su-的区别
+1.su只切换了root的身份但是Shell环境任然是root身份的Shell,su-把Shell和用户环境一起切换为普通用户。
+
+## 文件的权限
+一:文件访问者的分类
+1. 文件和文件目录的所有者:u--User
+2. 文件和文件目录的所有者所在的组的用户:g--Group
+3. 其他用户:Others
+
+
+
+1.文件类型
+
. 普通文件
+
d 目录文件
+
p 管理文件
+
l 链接文件
+
b 块设备文件
+
c 字符设备文件
+
s 套接字文件
+
+
2.文件权限
+
-r 读权限
+
w 写权限
+
x 可执行文件
+
- 无权限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6\346\200\235\347\273\264\345\257\274\345\233\276.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6\346\200\235\347\273\264\345\257\274\345\233\276.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606b4494e529fcbe435b07320c6beb19efd7693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6\346\200\235\347\273\264\345\257\274\345\233\276.md"
@@ -0,0 +1,65 @@
+@startmindmap
+*[#d598a3] Linux
+ *[#eb9dab] 用户管理
+ *[#f1b3be] 用户账户管理
+ *[#ffced9] 创建账户:useradd usernamme / adduser username
+ *[#ffced9] 删除账户:userdel username
+ *[#f1b3be] 用户组管理
+ *[#ffced9] 创建用户组:groupadd groupname
+ *[#ffced9] 删除用户组:groupdel groupname
+ *[#ffced9] 添加用户到用户组:usermod -a -G groupname username
+ *[#f1b3be] 密码管理
+ *[#ffced9] 设置密码: passwd
+ *[#f1b3be] sudo权限管理
+ *[#ffced9] 添加用户到sudo组
+ * usermod -aG sudo xxx
+ * 修改/etc/sudoers 文件
+ *[#f1b3be] 登录权限管理
+ *[#ffced9] 登录许可 /etc/security/access.conf
+ *[#ffced9] 登录限制 /etc/security/limits.conf
+ *[#f1b3be] 用户环境管理
+ *[#ffced9] 用户配置文件: .bashrc
+ *[#ffced9] 用户环境变量: PATH, HOME家目录
+ *[#eb9dab] 权限管理
+ *[#f1b3be] 文件类型
+ *[#ffced9] - 普通文件
+ *[#ffced9] d 目录
+ *[#ffced9] l 链接文件
+ *[#ffced9] b c s p 等其它文件
+ *[#f1b3be] 基本权限
+ *[#ffced9] r 读
+ *[#ffced9] w 写
+ *[#ffced9] x 执行
+ *[#f1b3be] 权限表示45
+ *[#ffced9] 字符表示
+ *[#ffced9] 数字表示
+ * 4 代表 r
+ * 2 代表 w
+ * 1 代表 x
+ *[#f1b3be] 权限修改
+ *[#ffced9] chmod 修改权限
+ *[#ffced9] chown 修改拥有者
+ *[#ffced9] chgrp 修改所属组
+ *[#f1b3be] 权限的继承
+ *[#ffced9] 目录权限其下文件和目录的影响
+ *[#ffced9] umask
+ *[#f1b3be] 特殊权限
+ *[#ffced9] SUID
+ *[#ffced9] SGID
+ *[#ffced9] SBIT
+ *[#f1b3be] 隐藏权限
+ *[#ffced9] i
+ * 应用在文件上,无法对文件进行任何修改
+ * 应用在目录上,无法对创建任何内容,但可对文件进行修改
+ *[#ffced9] a
+ * 除了可追加内容外,无法进行其它修改
+ *[#ffced9] 隐藏权限的操作
+ * 修改隐藏权限 chattr
+ * chattr +i XXX
+ * chattr -i XXX
+ * 查看隐藏权限 lsattr
+
+@endmindmap
+
+
+
diff --git "a/\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7\346\235\203\351\231\220\347\256\241\347\220\206.md"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7\346\235\203\351\231\220\347\256\241\347\220\206.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53652179d639d60e5e49a8f8b668f3a9b199dbb
--- /dev/null
+++ "b/\345\274\240\345\251\267/2024.06.07\346\235\203\351\231\220\347\256\241\347\220\206.md"
@@ -0,0 +1,50 @@
+# 权限管理
+##### r=4,w=2,x=1
+##### 若要 rwx 属性则 4+2+1=7;
+##### 若要 rw- 属性则 4+2=6;
+##### 若要 r-x 属性则 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