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27-\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27-\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a14597505dca463eea5d5249523bcb241da007e5 --- /dev/null +++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27-\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 -0,0 +1,15 @@ +cat:用于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设备上。它常用于显示文件内容、创建文件以及文件的合并等操作。 + +more:以分页形式逐屏显示文件内容,按空格键显示下一页,按回车键显示下一行。 + +less:与more类似,但它允许向前或向后滚动浏览文件,并支持搜索等更多功能。 + +tail:用于显示文件的末尾内容,默认显示文件末尾的10行。可以通过参数来控制显示的行数。 + +find:用于在文件系统中搜索符合指定条件的文件,并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打印、删除等。 + +locate:快速定位文件,它会搜索一个数据库而不是实时搜索文件系统。因此,它的搜索速度比find快,但可能不够准确。 + +whereis:用于定位指定命令的位置。它会显示命令的二进制文件、源文件和man手册页的位置。 + +which:与whereis类似,用于定位指定命令的位置。它只会显示命令的二进制文件的位置。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29\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29\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d278625b49d0a8b5517f2c338df8179c29d197f3 --- /dev/null +++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29\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 -0,0 +1,12 @@ +1.想设置一个针对所有用户都生效的环境变量, 请问应该放在哪个目录中? + +/etc/profile +/etc/bashrc +/etc/environment +2.想设置一个针对当前root用户生效的环境变量, 请问可以放在哪个文件中? + +root 用户: + ~/.bashrc + ~/.bash_profile +非root用户: + /home/非root用户名/.bashrc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30-\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30-\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ee53b476b624a1bc651a66f0fd2ad519710d746 --- /dev/null +++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30-\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 -0,0 +1,12 @@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个常见的处理目录的命令吧: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31-\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31-\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6f6c5e6bf9121ab60ad02848f0eccf7849bbbf6 --- /dev/null +++ "b/\345\210\230\347\225\231\344\275\234\344\270\232/20240531-\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4\275\234\344\270\232.md.md" @@ -0,0 +1,15 @@ +相关文章:史上最全Vim快捷键键位图 — 入门到进阶 + +什么是 vim? Vim 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 +简单的来说, vi 是老式的字处理器,不过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 +连 vim 的官方网站 (https://www.vim.org/) 自己也说 vim 是一个程序开发工具而不是文字处理软件。 + +vim 键盘图 + +vi/vim 的使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命令行模式(Command-Line Mode)。 + +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 Vim 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 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 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