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991f4db773b351afdb512505f4fa222a8c1d6e25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UTF-8?q?=E5=A7=9C=E4=BC=9F=E5=B1=B1?= <2609838563.com> Date: Tue, 2 Apr 2024 12:41:21 +0800 Subject: [PATCH] =?UTF-8?q?=E4=BD=9C=E4=B8=9A?=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 84 +++++++++++++++++++ 1 file changed, 84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345\247\234\344\274\237\345\261\261/20240401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diff --git "a/\345\247\234\344\274\237\345\261\261/20240401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b/\345\247\234\344\274\237\345\261\261/20240401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4cf2e9e --- /dev/null +++ "b/\345\247\234\344\274\237\345\261\261/20240401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 -0,0 +1,84 @@ +# 计算机网络 + +## 网线 + +又称双绞线(内部) + +网线分类 + +| 网络类型 | 5类线 | 超5类线 | 6类线 | 超6类线 | 7类线 | +| ------------ | ------------------ | --------------------------------------- | ---------------------------------- | -------------------------- | ------------ | +| 都是双绞线 | 双绞线 | 双绞线 | 双绞线 | 双绞线 | 双绞线 | +| 双绞线类型 | 非屏蔽双绞线(UTP) | 非屏蔽双绞线(UTP)、和, 屏蔽双绞线(STP) | 非屏蔽双绞线 | 屏蔽双绞线(STP) | 屏蔽双绞线 | +| 标识 | CAT5 | CAT5-e | CAT6 | CAT6A | CAT7 | +| 结构特点 | | 十字骨架 | 十字骨架 | 十字骨架 | 有两层屏蔽层 | +| 传输频率 | 100MHz | | 1MHz~250MHz | 200-500MHz | 500MHz+ | +| 传输带宽 | 100M | 155M | 200M | | | +| 最高传输速率 | 100Mbps | 1000Mbps | 1Gbps | 1000Mbps | 10Gbps | +| 适用于 | 适用于百兆以下的网 | 适用于千兆以下的网 | 架设千兆网 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 | 传输10Gbps以太网的布线系统 | 万兆网络 | + +## 最简单的网络 + +两台主机用某种介质相连就是最简单的网络 + +## 一.交换机 + + 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ARP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交换机分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或是更高层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同样可以有路由的功能,而且比低端路由器的转发速率更快。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次路由,多次转发**。(交换机-交换机) + +通讯模式(传输方式):①单播(点对点) ②组播(多播,点对多点) ③广播(广播域,泛洪) + +## 二.路由器(IP地址) + +### 1.隔离广播域 + +### 2.连通广播域 + +通过路由器 -- 记录ip等路径 + +只要跨广播域,就需要用到路由器 + +### ip地址特点 + +1. 一种逻辑地址 +2. 一种别名,给个人取个姓名 +3. 不可重复 +4. 用来标记某个物理地址 + +## OSI七层模型 + +### OSI模型概念 +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连。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OSI是逻辑模型,而非物理模型**,它是一组指导原则,开发人员可据此来开发网络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它 + + + +第一层: + 物理层: EIA / TIA - 232,EIA / TIA - 499,V.35,V.24,RJ45,Ethernet,802.3,802.5,FDDI,NRZI,NRZ,B8ZS + 比特流: 通过硬件设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于是有了0/1数据流; +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Frame Relay,HDLC,PPP,IEEE802.3 / 802.2,FDDI,ATM,IEEE802.5 / 802.2 + 帧: 帧是本层的基本单位。可以发比特流但是没有格式就会乱七八糟,于是就有了”帧”。采用了一种”帧”的数据块进行传输,为了确保数据通信的准确,实现数据有效的差错控制,加入了检错等功能; + 网卡上有mac地址,通过mac地址我们知道数据链路层。 + +第三层: + 网络层: IP,IPX,AppleTalk DDP + 包: 路由选择。前两层都是在于可以发数据,以及发的数据是否正确,然而如果连着两台电脑还行,多台电脑而又只想让其中一台可以通信,则需要路由。选择性的发,那每台电脑就得有自己的身份,于是出现了IP协议等; + 网络层的典型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 +第四层: + 传输层: TCP,UDP,SPX + 段: 端到端的连接,对传输的内容不会进行更改。比特流传输的过程不可能会一直顺畅,偶尔出现中断很正常,如果人为制定出单位,分成一个个的信息段,从中又衍生了报文,结合上面几层,我们就可以有目标的发送正确数据给某台计算机了,传输层有两个重要的协议:TCP和UDP。TCP效率低但是发送包会校验是否完整,UDP效率高但是不管别人能否完整收到。 + +第五层: + 会话层: RPC,SQL,NFS,NetBIOS,names,AppleTalk,ASP,DECnet,SCP + 数据: 对话控制,建立和中止连接。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如WINDOWS.计算机收到了发送的数据,但是有那么多进程,具体哪个进程需要用到这个数据,则把他输送到那个进程。例如:如果80端口要用,所以系统内数据通信,将接收端口数据送至需求端口。 + +第六层: + 表示层: TIFF,GIF,JPEG,PICT,ASCII,EBCDIC,encryption,MPEG,MIDI,HTML + 数据: 数据的表现形式, 数据转换、确认数据格式, 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和压缩。现在正确接收到了需要的数据,但是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基于安全性,或者是算法上的压缩,还有就是网络类型不同。那就得有一个沟通的桥梁来整理整理,还原出原本应该有的表示,类似于一个拆快递的过程。 + +第七层: + 应用层: FTP,WWW,Telnet,NFS,SMTP,Gateway,SNMP + 数据: 文件,打印,消息,数据库,用户接口. 是其他层对用户的已经封装好的接口,提供多种服务,用户只需操作应用层就可以得到服务内容,这样封装可以让更多的人能使用它。包含的主要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SMTP(邮件传送协议),POP3协议(邮局协议),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