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12 \345\274\240\350\276\211/20240408 \345\255\220\347\275\221\346\216\251\347\240\201 \347\275\221\345\205\263 DNS.md" "b/12 \345\274\240\350\276\211/20240408 \345\255\220\347\275\221\346\216\251\347\240\201 \347\275\221\345\205\263 DNS.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e7f966ba4a0efd5242a4e1c4684c3b9c59d7bfc --- /dev/null +++ "b/12 \345\274\240\350\276\211/20240408 \345\255\220\347\275\221\346\216\251\347\240\201 \347\275\221\345\205\263 DNS.md" @@ -0,0 +1,42 @@ +# 笔记 + +子网掩码的作用:用来标识ip前几位是网络号。 (潜台词是网络号 定在主机号前面),子网掩码单独使用无意义。必须和IP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也是32位的二进制数字。用连接的1和0表示,将网络号用连接1表示,将主机号用连续的0表示。 + +为什么要用子网掩码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1.要判断个ip是不是和自己同一个网络。 +1.如果是同一个网络,可以直接发数据。直接通信 +2.如果不是同一个网络,就要通过中间人(网关)。转发 + +子网掩码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 +判断方法: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得出的结果是相同,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 + +结合ip地址,我们才可以得到下列结果: +1.网络地址=IP二进制数和子网掩码二进制做**And (且)**运算得到二进制后,转成10进制,即为网络地址 +2.广播地址=网络地址进制和子网掩码二进制,做**或**运算, 得到二进制,转成10进制,即为广播地址 +3.主机号范围 +4.主机数量 + +## 练习 + +1..想把一个B类地址172. 16.0.0~172.16.255.255划分成64个子网,计算此时的子网掩码。 + +64转换二进制为:1000000 N位6 + +B类地址默认掩码是255.255.0.0,将主机位最高前6位置为1后得到: +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 + +转换后此时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 + +2.计算广播地址,IP地址225.36.25.183,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 +IP地址225.36.25.183 转化成二进制数为:11100001.00100100.00011001.10110111 +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转化成二进制数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计算得网络地址: +11100001.00100100.00011001.10110000 +网络地址中掩码位28位,说明网络地址占28位,主机地址占4位。 +可以通过将网络地址的前28位网络地址不变,后4位主机地址全部改为1取得:11100001.00100100.00011001.10111111 + +所以广播地址是 225.36.25.191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