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22 \346\226\275\346\231\237\345\256\270/20240411 \346\200\235\347\247\221.md" "b/22 \346\226\275\346\231\237\345\256\270/20240411 \346\200\235\347\247\221.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7caa6ac865784eccfade70f04f5d35e715d763d --- /dev/null +++ "b/22 \346\226\275\346\231\237\345\256\270/20240411 \346\200\235\347\247\221.md" @@ -0,0 +1,66 @@ +``` +笔记 + +连线原则: +1.同类型设备相连用交叉线 +2.不同类型设备相连用直通线 +(现实中,技术已经升级,可以兼容自动选择了,不分线型了) + +常用的一些基础命令 +界面视图: +> // 用户视图 +# // 特权视图 +(config)# // 全局视图 +exit // 返回上一层视图 +end // 返回特权视图 +Ctrl+Z // 返回特权视图 + + +交换机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模式、端口模式 + +1.用户模式 +交换机启动完成后按下Enter键,首先进入的就是用户模式 +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只能用来查看一些统计信息。 +Switch> + +2.特权模式 +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可简写为en)命令就可以进入特权模式 +用户在该模式下可以查看并修改Cisco设备的配置。 +Switch>en +Switch# + +3.全局配置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 terminal(可简写conf t)命令即可 +用户在该模式下可修改交换机的全局配置。如修改主机名。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 + +4.接口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可简写int f0/1)就可以进入到接口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所做的配置都是针对f0/1这个接口所设定的。如设定IP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 + +5、控制台模式 +1. Switch(config)# line console 0 +2. Switch(config-line)# + +设备接口的说明 +1.网络接口 +Ethernet 10M以太网接口==> 命令中用 E代表10M网卡接口,如 E0/1 表示, +0模块号,1接口号 == 》 10M网中的0号模块中的1号接口 +FastEthernet 100M接口 ==》 F0/1 F代表100M网口 +GigabitEthernet 1000M接口 ==》 G0/1,G代表1000M +T 10000M + +2.其它接口 +1、Auxilliary——辅助口(RJ45) +2、Console——控制口(RJ45):控制线的接口,串口,不占用带宽,也称为带外接口 +``` + +作业 + +``` +TRACERT追踪节点 +Tracert(Trace Route的缩写)是一个网络诊断工具,用于跟踪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路径。 +``` diff --git "a/22 \346\226\275\346\231\237\345\256\270/\346\200\235\347\247\221.png" "b/22 \346\226\275\346\231\237\345\256\270/\346\200\235\347\247\221.png"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c8218548a19b29138d3154b3da2beaa04567124 Binary files /dev/null and "b/22 \346\226\275\346\231\237\345\256\270/\346\200\235\347\247\221.png" di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