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README_zh.md b/README_zh.md index 7e305df0ea964d00a81b8b76576a8e134e60d631..61ad09b4bc40a5c8f472c0587b1c0442e6cf510d 100644 --- a/README_zh.md +++ b/README_zh.md @@ -128,7 +128,7 @@ release模式输出: | | | domainon | domain流控开关打开 | | | | domainoff | domain流控开关关闭 | | -L | --level | \ | 指定级别的日志,示例:-L D/I/W/E/F | -| -t | --type | \ | 指定类型的日志,示例:-t app core init | +| -t | --type | \ | 指定类型的日志,示例:-t app core init / -t kmsg,【注】kmsg不能与app/core/init 共同使用 | | -D | --domain | \ | 指定domain | | -T | --Tag | \ | 指定tag | | -a | --head | \ | 只显示前\行日志 | @@ -136,7 +136,7 @@ release模式输出: | -P | --pid | \ | 标识不同的pid | | -e | --regex | \ | 只打印日志消息与\匹配的行,其中\是一个正则表达式 | | -f | --filename | \ | 设置落盘的文件名 | -| -l | --length | \ | 设置落盘的文件大小,需要大于等于64K | +| -l | --length | \ | 设置落盘的文件大小,范围介于64k与512M之间 | | -n | --number | \ | 设置落盘文件的个数 | | -j | --jobid | \ | 设置落盘任务的ID | | -w | --write | \ | 落盘任务控制 | @@ -146,7 +146,7 @@ release模式输出: | -m | --stream | \ | 落盘方式控制 | | | | none | 无压缩方式落盘 | | | | zlib | zlib压缩算法落盘,落盘文件为.gz | -| | | zstd | zstd压缩算法落盘,落盘文件为.zst | +| | | zstd | zstd压缩算法落盘,落盘文件为.zst | | -v | --format | \ | | | | | time | 显示本地时间 | | | | color | 显示不同级别显示不同颜色,参数缺省级别颜色模式处理(按黑白方式) | @@ -156,7 +156,7 @@ release模式输出: | | | nsec | 显示纳秒精度时间 | | | | year | 显示将年份添加到显示的时间 | | | | zone | 显示将本地时区添加到显示的时间 | -| -b | --baselevel | \ | 设置可打印日志的最低等级:D(DEBUG)/I(INFO)/W(WARN)/E(ERROR)/F(FATAL) | +| -b | --baselevel | \ | 设置可打印日志的最低等级, loglevel可为D(DEBUG)/I(INFO)/W(WARN)/E(ERROR)/F(FATAL)/X, X意为日志级别高于最大级别,无法打印任何日志 | ``` 示例:hilog -G 2M -t core @@ -165,10 +165,11 @@ release模式输出: 解释:查询日志类型为app的buffer大小。 示例:hilog -w start -f "hilog" -l 66k -m zlib -n 10 解释:执行名字为hilog的落盘任务,10个落盘文件进行轮转,单个文件落盘大小为66k,采用zlib压缩算法。 -type、level、domain、tag支持排除查询,排除查询可以使用以"^"开头的参数和分隔符","."来完成 +type、level、domain、tag支持排除查询,排除查询可以使用以"^"开头的参数和分隔符","."来完成。 示例:hilog -t ^core,app 排除core和app类型的日志,可以与其他参数一起使用。 -示例:hilog -t app core 打印core和app类型的日志,可以与其他参数一起使用。 -``` +示例:hilog -t app core 打印core和app类型的日志,可以与其他参数一起使用。 +示例:hilog -t kmsg 打印kmsg类型的日志,不可以与其他参数一起使用。 +``` ## 涉及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