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k-framework-cloud **Repository Path**: whwace126/yk-framework-cloud ## Basic Information - **Project Name**: yk-framework-cloud - **Description**: 流程式快速开发api微服务框架 - **Primary Language**: Java - **License**: MulanPSL-2.0 - **Default Branch**: master - **Homepage**: https://whwace126.gitee.io/yk-framework-cloud-doc - **GVP Project**: No ## Statistics - **Stars**: 1 - **Forks**: 0 - **Created**: 2023-05-04 - **Last Updated**: 2024-12-10 ## Categories & Tags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Tags**: flow, SpringCloud, SpringCloudAlibaba, nacos, API ## README # 介绍 ## 技术交流 帮助文档 ## 为什么会有这个框架         参与过java后台开发的伙伴们应该遇到过,一个接口开发,各种service、serviceImpl、dao、model文件,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查询api,都需要新建大量的文件来支撑。我不否认现在流行的开发模式,对于超大型的项目来说,面对接口开发,定义model,可以是代码更易读,请求参数和返回参数都一目了然,层级分明,但凸显出来的问题也很尖锐,对于现在流行的敏捷开发,需求时刻都在改变,接口也要时刻变化,即使改一个简单的需求,都需要改大量的文件(service,serviceImpl,model.mapper.xml ... ),费时费力。         项目中经常用到的功能,无外乎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写代码会存在大量的重复代码,写的时间长了,觉得人生都没有多大意义了。痛定思痛,我不想要这样的开发模式,固定思维的代码能不写就不写,把精力放在业务上,好的业务流程才能留住用户。         基于以上以及自身的技术,开发了这个流程式的接口开发框架。 ## 这个流程式框架有什么优点? - 简化api开发流程,使用流程图的方式,是一个复杂的业务逻辑单元化,每个单元节点只处理一部分业务逻辑,整个流程图整合一起即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 简化开发方式,框架中极少或不用model,dao,service接口,只在自定义业务逻辑的时候,需要自己写service逻辑和修改mapper.xml中的sql,只注重业务层和数据层。 - 内置数据库增删改查单元服务,框架中,集成了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即拖即用,做到最大化的减少代码编写。 - 可扩展性,框架在springboot的基础上二次封装,可以说springboot可扩展的,对接的插件都可以适配。 - 业务流程一目了然,干开发的,最痛苦的事情,无外乎交接别人的代码,流程式开发框架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只要按照业务逻辑单元化拆分的方式开发,业务逻辑一目了然,交接的时候,对着流程图一顿BB,就完事了。 ## 这个框架有什么缺点? - 一些限制:既然是开发框架肯定有些限制,例如,一些服务类必须写在service目录下面,一些配置文件必须按照规范书写等。 - 需要额外安装开发工具。 ## 对于个人开发者: - 能快速编写一个接口,使用本框架一个接口最少可以节省50%的开发时间,维护方便,一个流程图,关联了所有与本API相关的文件。 - 快速定位API入口文件,为了查找Controller,大家都用过全局搜索去搜mapping,遇到开发不规范的,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搜索,找入口。 - 本框架API path 就是入口文件的地址,便于寻找接口的业务逻辑代码文件。 ## 对于企业: 人力成本是一个企业中占比比较大的支出成本,本框架极大简化了开发流程,缩短接口开发时间,更易后期接口维护,更符合现在大多数公司使用敏捷开发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