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ar 1 Fork 544

lilyhuang2013 / SIGer

forked from FlameAI / SIGer 
 / 详情

制作欹(qi)器

待办的
创建于  
2023-10-27 20:45

该问题是怎么引起的?

本文介绍了欹器的制作和原理。欹器是一种奇特的器皿,有着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欹器的制作并不复杂,作者使用三个矿泉水瓶、一把尺子、细线和曲别针制作了一个欹器。演示过程中,欹器会根据水的重量和重心位置呈现不同的形态。文章最后指出,欹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呼吁同学们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

重现步骤

根据提取的关键词,形成一个多级目录,以便更好地分类和理解文章的知识点和兴趣点:

1.欹器

典故
制作
形态演示
座右铭

2.来历
欹器作为座右铭的启迪

3.器皿特性
虚则欹
中则正
满则覆

4.物理原理
平衡与重心
加水前后的重心位置变化

5.制作欹器
所需材料
制作步骤

6.演示过程
虚则欹的形态
中则正的形态
满则覆的形态

7.谦虚与学习态度
欹器的象征意义
谦虚作为传统美德的呼吁

报错信息

评论 (6)

lilyhuang2024 创建了任务

教师说:
张泽洋同学调研了欹器的典故和原理,并动手制作了欹器,使我们能够全面地了解欹器的历史渊源和价值。欹器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辩证思想的巧妙结合,也是重要文化遗产。欹器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满招损、谦受益”。希望同学们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

欹qī,奇+欠=歪斜而后张口吐,又常被称做歌器。
古代鲁国视为国宝的“欹器”,到汉代已经失传了。
魏、晋之际,杜预曾于公元260年时把它重制出来。
晋代曾最早推算出圆周率为3.1416的刘徽又进一步作了《鲁史欹器图》并加以说明。
Image description
可惜以后欹器的仿制品和图样又都失传。到南北朝及隋唐时又有人把它重制成功。

国博首次举办孔子文化展 700件展品讲述孔子文化![Image description]其中就有一件铜欹器(https://foruda.gitee.com/images/1698461411694694028/9a79fcb0_13527306.png "屏幕截图")
孔子观欹器![Image description]![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故宫博物院里陈设着1895年“光绪御制”的一对高45.5厘米、长18.7厘米、宽14厘米的铜质鎏金器物“欹器”。它的样子像个插屏,底座上有一个框架。在框架上面横框的正面錾刻有篆体的“光绪御制”4个字。框架的中央吊挂着一个直径12厘米、高14.7厘米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两边的乳钉形轴与框架内侧的针状轴衔接,这样,这个容器就可以在框架上沿一定方向转动。如果往容器中倒水,水浸到一半时,容器正好是垂直地吊挂;将水倒满后,容器却自动翻转,而把水全部倒出来了,之后,容器就又自动偏向一方而静止下来。
清朝皇帝让人在紫禁城里摆设欹器,是借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的特点喻示“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并以此警戒自己,以利于自己的统治。

登录 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状态
负责人
里程碑
Pull Requests
关联的 Pull Requests 被合并后可能会关闭此 issue
分支
开始日期   -   截止日期
-
置顶选项
优先级
参与者(2)
5631341 yuandj 1624973227
JavaScript
1
https://gitee.com/lilyhuang2013/siger.git
git@gitee.com:lilyhuang2013/siger.git
lilyhuang2013
siger
SIGer

搜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