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ar 0 Fork 544

SIGer / BME

forked from 袁德俊 / SIGer 
加入 Gitee
与超过 1200万 开发者一起发现、参与优秀开源项目,私有仓库也完全免费 :)
免费加入
克隆/下载
SIGerBME.md 68.07 KB
一键复制 编辑 原始数据 按行查看 历史

SIGerBME 生物医学工程在线学院 成立啦!写下这行字的心情是无比高兴的,整理采访记录,逐字逐句地重温,不舍得删掉任何一个语气词,其中包含着一份期待和热情,就好像结尾双方都以拥抱结语,这次握手意义重大。特此纪念! :pray: 拥抱BME,拥抱交叉学科!

原本是作为 深大BME的 专题的附加内容,而内容之详实远超预期,特地单发,单行本,希望它能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宝典,汲取 SIGerBME 创生的意义,擎着火种开拓未来!封面素材选取的是简约的 abstract overlap lines structure on background ,蓝白互应,视觉上呈现出一份通向未来的深邃感,这些看似没有规律的线条,呈现出一种自然的规律,看似之间并无关联,他们被交织在一起,同样有这他们的意义,不只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样,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去探索,期待这一刻就是我们的起点,驶向远方,拥抱未来! :pray:

拥抱BME,拥抱交叉学科

邀请

————— 2023-01-12 —————

@yuandj 14:39

访问提纲比较长,我单独抄送给您一个PDF吧,方便转陈昕教授

@yuandj 14:40

(以下采访提纲,可不需要逐一回答,作为线索,供老师们给 SIGer 读者一个更深入了解的机会,百忙 :pray: 之中,特此感谢。)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老师们,你们好:

  1. 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级学科,网上的内容很多,有一种同行声音,毕业生的前途之一是医院的检验科放射科。这与这门年轻的交叉学科,未来科技前沿不相匹配。

  2. 医疗器械行业的定位是否准确?运用工程的手段解决医学难题,引领未来的科技手段,就是制造高端设备吗?有一种观点,产品化是衡量标准,因为没有展开,这和人才发展的方向之一去往企业做研发有关。

  3. 研究生辅导内容中工科医科的区别,有一种感觉,工科要优于医科。是说BME制造机器,创造机器和检验手段。医科则只能使用吗?正因为是交叉学科,彼此交叉又各有侧重,能否就相关的专业(医学,电子工程)的异同或者侧重来说明 生物医学工程 的特点和优势。

  4. 本硕博(直博生),考研出路,是BME的必由之路,无论做研发,还是学术,深造是必须的,相当一些学长都有分享。从其他专业转,或者其他学校报考深大,本校本科直升,有哪些优势?BME 有让本科生进实验室的培养特色,这是本科报考深大BME的优势吗?

  5. 动手能力强是对学生的要求,男生普遍优于女生,SZUBME女教授不在少数,学生中是否和传统工科院校一样,男女比例相差很大呢?中学生中对生物和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女生居多,男生则偏重电子科技。老师们更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应该如何宣传BME 给 喜欢生物的女生,和只爱电子的男生。过往的新生中有类似的统计吗?这可以有助于 SIGer 的科普工作的开展。

  6. 超声影像技术是BME的核心科研手段,所有项目都围绕其展开。报考BME是否就意味着固定在这个方向了?而且直博和读研也都是围绕这个方向的。生物医学工程,还有更多领域,是兼顾?还是有同样的发展,比如生物医学工程另一大类 医学检测技术。

  7. 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已经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在各个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也不例外,有一个更新型的 智能医学工程, BME也有涉猎,还有相关专业设置在兄弟校。对智能医学工程 专业的看法?是否建议学生从这个角度进入?

  8. 人才的成长曲线,最后专注到 生物医学工程范畴的学生,都有怎样的学习路径,很多 BME 教授,也都分别来自多个其他不同专业,并非一开始就在 BME 专业学习。陈昕教授的 是什么时候开始专注到 BME 的。怎样的机缘,成为 该领域的专家,最终 SZUBME 建实验室,在到副院长,本次访问前的学习,也是从您开始。SZUBME前的内容几乎没有,能否多分享些,比如从中学学习开始,也是对中学生的指引。

  9. 国产自主高端医疗器械 < 5% ,在超声研究平台中有一个国外品牌,也是核心设备。SZUBME 的核心技术是 医用超声换能器 核心设备是国外的吗?研发设备,应用设备,国产自主的研究是一个什么现状?唯一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研究的是什么领域?超声诊断设备国内的主要是工业应用,和医用差距在什么地方?安全性?行业标准?国内科研单位有这方面的投入吗?是什么单位。

  10.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深圳体外诊断仪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抗疫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否展看,具体应用在什么方面吗?或者不限深大,在抗疫和防疫以及治疗各个方面,生物医学工程都可以在哪些方面予以支持,发挥重要作用?

  11. 对于科研,专业设备的实验室是重要的物质条件。除了昂贵的设备,是否其他路径进入到 BME 的研究和应用?比如:是否可以通过相对低质量的传感器,辅助大量的数据和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医疗改善的目的?再如,如何从预防医学角度,别得了病再投入。生物医学工程,从哪些方面可以入手?

  12. 血氧仪这么个小东西,核心传感器也是国外的。是否可国产替代?包括 ST芯片 MCU 国产化。站在 BME 的专业视角,技术上可行否?现在很多可穿戴设备都支持血氧检测,之上的传感器会需要重新制造吗?比如制作一个专用的 带 MCU 的 (或者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计算逻辑)全新的传感器方案?这属于 BME 的范畴吗?

  13. 智能防疫手环,是一位小学生的科创设计,主要是温度传感器,人脸红外识别,对自己和他人予以防疫检测,保持社交距离提醒等功能。这属于科普的范畴,是否可以有更多青少年可以参与的低成本的 生物医学工程 的项目?能给予一些建议吗?

  14. 青少年的作品能否再进一步,也能产品化,从科创作品到产品化,还有哪些步骤?很多青少年的 “天马行空” 以及脚踏实地地钻研精神,只差一个专业指导,就能让他们关注人类健康的愿望得以实现。(是 借用前面 BME 的指标,产品化,来提出的问题)。

  15. 医学检测技术(国内唯一一个对体外诊断进行系统教学、研究和产业化的机构。)这是 BME 招生宣传的描述,再选修课中也看到了 “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实践 Clin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ation Designs and Implementations” 的字样,网易有国外大学的公开课,SZUBME 是否能有这方面的分享?或者 青少年科创爱好者,是否有缘一睹真容?予以学习。

  16. SIGer 的 生命频道 创造 SMARTtimes 也是源于一位同学的兴趣,从而调研了大量的膜蛋白结构与分子生物学,钙离子通道蛋白,以及门控电信号等知识的学习,并分享了高质量的科普文章给同学们。并组织相同爱好的同学,成立了同名的学习小组。今起 生物医学工程,和人类的健康同样紧密相连,SIGer 一直有科创科普的传统,不只学习,还要动手实践,血氧仪的习作就是一个开端,较早前更多实践也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基础,是时候投到生物医学工程的实践中来了。本期专题将作为 SIGer BME 学习小组的开篇学习资料。接下来的日子,将开展相关学习和实践,希望得到 深圳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的支持,能够答疑解惑。就从 《医学检测技术》的学习开始。

  17. SZUBME 的社团活动的内容较少,唯一的招生答辩会,也只有一页一带而过,同学们也同样期待了解更多的学习之外的生活。社团活动尤为重要。SIGer 以兴趣为起点,组织的学习小组有 43个频道,500多个兴趣选题,几乎涵盖了所有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还在不断发展。将关爱生命,转化为学习动力,何尝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呢。最后用《我的兴趣爱好》?访问所有老师,介绍下自己除了学习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这也是 SIGer 的标准访问内容,也是每一位 SIGer 编委加入 SIGer 的第一个问题。也希望 在 SIGer BME 学习小组成立之后,后续访问中,能通过 社团与 SZUBME 的学长学姐有所交流。

  18. PS: 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产业融合发展高端论坛 的1分多钟的宣传片,还没看够,能否有更多信息和内容,以满足 SIGer BME 对行业的好奇心。除了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教育资源,也希望有所了解。学习笔记中有所摘录,可作为延展学习内容。

@yuandj 14:40

输入图片说明

@yuandj 14:40

sig/生命/深大BME生物医学工程.md https://gitee.com/flame-ai/siger/blob/master/sig/%E7%94%9F%E5%91%BD/%E6%B7%B1%E5%A4%A7BME%E7%94%9F%E7%89%A9%E5%8C%BB%E5%AD%A6%E5%B7%A5%E7%A8%8B.md

@yuandj 14:51

[文件: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采访提纲 (SIGER青少年开源文化期刊 生命频道).pdf]

@yuandj 14:52

输入图片说明

@yuandj 14:52

sig/xiaoyuan/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md https://gitee.com/flame-ai/siger/blob/master/sig/xiaoyuan/%E5%8D%93%E8%B6%8A%E5%B7%A5%E7%A8%8B%E5%B8%88%E5%9F%B9%E5%85%BB%E7%B3%BB%E5%88%97.md @董磊 交作业啦 [抱拳]

@yuandj 14:52

表情

@yuandj 14:52

输入图片说明

@yuandj 14:52

STEM/OximiterMaker.md https://gitee.com/flame-ai/siger/blob/master/STEM/OximiterMaker.md

@yuandj 14:54

三篇系列访谈,一份采访提纲,董老师和陈昕教授抽空回答即可。语音留言后,我们请同学整理。[合十]

分享

————— 2023-02-24 —————

@SZUBME 14:12

袁老师,我就陆续发给您,最近接待太多了[捂脸]

@SZUBME 14:12

这周一定搞完

@SZUBME 14:12


针对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因为以前的话就是医疗器械整体发展相对比较慢,所以说很多学生毕业了以后就去了,那个检验科或者设备科,当然还有一个考虑是这样,很多学生他觉得就是去医院的话,相对会比较稳定一些,所以说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学生毕业了以后就选择了那个医院的,检验科和放射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相对来说不平衡,比如说主要集中在长三角跟珠三角,而且以,那个深圳市,就是为龙头。

但是这两年交叉学科发展很快,然后医疗器械,生物学工程这些都发展很快,所以说,现在的话就是,那个医疗器械就是也不断在崛起,然后我们也能看到,就是近些年就是由于疫情的一个影响,就是很多地方,然后陆陆续续,医疗器械都在开花,所以说未来的话,就是这一块儿就是生物学工程,然后发展会越来越快。

@SZUBME 14:15


生物学工程本来就是运用工程的手段来解决医学难题,但是不一定是制造高端高端医疗设备。

无论是去医院,医院的设备科还是放射科,实际上,他们也是在解决就是医学相关的一些问题,或者辅助解决医学相关的一些问题,然后当然去向企业的话,就直接能够参与到医疗器械的研发,这种的话就是,可以更好的,那个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发展。

生物学工程除了医疗器械以外,实际上还包括的面比它还要大很多很多。

比如说有,医学材料,然后医学化学这些,因为这两年的话,就是出现了这么样一个情况,就是除了生物学工程自己在解决那个,医学相关的问题,比如说计算机,然后也冒出了很多,很多教师,很多老师,然后很多教授,然后,也同样在解决医学的问题,比如说化学,化学相关的专业,还有材料相关的专业等等,都围绕就是,医疗,围绕医学,或者围绕医疗器械,围绕生物学工程这一块儿在做。

@SZUBME 14:19


实际上就是针对医学跟电子,或者就是医学跟工程,就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关系,就是我们以前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假如说一家两口子,一个人是那个医生,一个人是工程师,那完了以后就非常漂亮,就可以做出很多很多,那个医学相关的一些医疗器械产品,来解决医学的问题,就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工程师跟医生的脱钩非常严重,尤其像很多医疗器械的公司,实际上,他们很多工程师根本对那个就是医院的一些医疗器械,包括它的痛点,还有需求,就是非常不了解,所以说他们做出来的,很多东西跟实际需求也是脱钩,很严重。

就是在这一块儿,我们在培养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比如说我们的工程师,或者我们的学生,就是他们要定期去去到医院里边,要去了解医生真真正正的痛点,从实际中提起实际中去抽象出需求,然后再把它做下去。

所以说这一块儿中国要发展,就可以参照美国,比如说美国的医生,他们在本科的时候,他不看你是什么专业,比如说他们读研究生或者博士的医生,他们本科有可能是学材料的,学工程的,学计算机、化学等等都有,但是这样的话就有一个好处,他们的医生的知识面很广,所以说在我们来看,就是如果要是把这一块儿做好,比如作为一个医生,他知识面应该很广,但是回过头来,如果要是作为一个BME,一的一个工程师,或者BME的一个学生,他的知识面同样也是一样,尤其要补充医学的知识,而且这种医学的知识不但是重于理论,就是课本上,还要重于跟医院的临床的结合。

@SZUBME 14:21


就是至于升学这一块儿,我们是这样来看,就是无论是升学还是直接就业,我觉得主要围绕一点是能力,因为现在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一个现象,就是大家盲目的去追求学历,追求学历,所以说完了以后,就是很多学生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进到本科,就是考到大学的时候就在准备考研,实际上大学四年可以学很多东西,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考研而读大学,我觉得这个意义就不是很大,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就是本科读完了以后,进到研究生,实际上很多时候他工程化也是一个空缺,所以我觉得就是对于学历这一块儿,比如说硅谷,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对学历不是那么看重,他主要看重的能力,比如中国的大疆也是一样的,大疆在招人的时候,他也是本硕博,全部拉平,只要你有能能力,他不会看你学历。

所以说我觉得在这一块儿的话,就与其看重学历的话,不如更看重自己的能力的提升,所以说我们进入就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就要更侧重于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能力的提升上,要多实践。

如果要是本科把工程能力提升起来了以后,然后后边进入到研究生的学习,到时候能够把研究的水平再提升,这就比较完美。

当然,在企业里边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和研究能力,这个也是一个相辅相成,所以我觉得就是我们在看待的时候,就是并不是说升学就是唯一的一条出路,实际上很多学生,包括我们有两位优秀的校友,都是本科出去以后,就是能力快速提升,成为上市公司的研发总监。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比如说是本专业,本校和外校也有其他专业,本校跟外校都有在这一块儿。我们是这么来觉得,就是因为来自于的专业,比如说包括像那个计算机的,电子的,还有生物学工程的都有,实际上在这一块儿主要是要有一个,就是你本科期间你项目经验,或者就是产品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一些,这样的话就优势相对会比较大一些。因为我们在每年复试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学生都是考研专业户,所以说完了以后成绩还不错,考研成绩还不错,但是如果要是问到他做过什么的时候,实际上都是很懵很懵的。

相对来说,因为深圳大学生物学工程它的教学,尤其实践教学,因为它是,那个在全国都是做的非常非常好,所以说,如果要是学生能够从本科进到深圳大学的生物学工程,这样的话,他未来就是无论是就业还是去深造,无论是国内深造还是国外深造,都有非常非常大的一个优势。

@SZUBME 14:26


@yuandj 15:38

前面一个问题我听着答案还以为工程师一定要找医生做老婆呢,画风一转,成了教育改革跨学科学习还有临床[呲牙] 我准备在青少年阶段就开始培养,社团必须男生女生一起研发[得意]

@yuandj 15:49

工程实践确实是核心竞争力,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在深大宣传片中就有提到。这方面工程实践在青少年相对弱很多,片面强调工程思维,实践课脱离实际,校园的院墙太高啦。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延续,考试型人才从起点就延续了,间距动手能力的学霸又是凤毛麟角。怎么能适合人民生命健康要求不断上升的需要呢?SIGER 要改革频道制度,按照攻坚方向划分兴趣群,比如生命频道加STEM的BME,听完后要将健康频道也加入,做预防医学检测和防治。最近天文频道和航天频道在研究载人航天的健康医学问题,也同样是工程问题,一并囊括,同学进入 SIGER 初选兴趣频道后,第一轮是进兴趣群,再细化侧重。制作专题一定是混合共学的,一个选题会分个各个相关频道主编增补选题内容。算是一个不受制度制约的学习实践吧。

@yuandj 15:49

挺好的。我随时丰富内容,和互动。

@yuandj 15:55

这次采访质量很高,可以出单行本《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革新满足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提高的需求》结合后续活动不断丰富,以满足SIGER学子的至高至远的学习热情。

@SZUBME 16:19


实际上生物学工程,比较有特点,因为每一年的话,男女比例都不一样,有时候男生多,有时候女生多,因为报这个专业的很多家长跟学生以为生物学工程是搞医学的或者生物的,结果他进来以后发现是搞工程的。

所以说这种的话,就对专业不是很了解,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报的时候每年男女比例就不一样,也不稳定,每个学校都是这样。

对您说的对,就是,很多女生比较喜欢生物或者是医学这些,所以说完了,就是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这两个报的生物学工程,一般男生是,偏重于电子科技这一块儿。

对于老师来说,就是他到不是说特别固定的,因为每个老师做的方向也不一样,所以说在生物学工程有偏细胞的,有偏生物的,也有偏化学的,还有偏电子的,有偏计算机的,所以说在这一块儿的话,它是一个,包容的一个专业,这样的话就是主要还是要看学生喜欢什么。

另外就是BME有一个好处,它实际上就是比如说喜欢做工程的,做产品的,他可可以选择做,比如开发软件、硬件、算法这些,然后如果要是不喜欢技术,他也可以去做法规,做注册,做检测这些,所以说在生物学工程出去就业的时候,它的面很广。

@SZUBME 16:22


那个超声影像是,不能说是BME的核心科研手段,我觉得应该是这么来讲,就是如果说BME的话,从医疗器械的一个角度来说,它应该分三大方向,迈瑞也是这么来做,比如说影像影像类,影像类有核磁、CT、MRI(核磁共振)、超声这些,然后第二个的话就是,体外诊断,体外诊断,比如说,核酸检测,然后,那个尿液,然后等等这些做检测设备的,还有第三类就是生命信息监护,比如像监护仪等等等等这一类产品。

所以说报考BME的话,它的方向也很广也很广。

生物学工程就有很多领域,除了这种医疗器械开发以外,还有像,那个,材料医学,医学材料,医用材料,还有像医用化学这些,它很广,所以说我觉得就是说在这一块儿,就是生物学工程的选择是很多的,它涉及的领域也很。

另外是这样的,就是实际上生物学工程,因为它是一级学科,除了生物学工程以外,跟生物学工程相关的,还有像,那个二级学科,比如像智能医学工程,然后还有医学信息管理,然后还有,那个其他相关的一些专业,都跟生物学工程相关,比如说像您说的医学检测技术。

@SZUBME 16:24


智能医学工程最早是天津大学明东教授、明东教授来开办的,然后天津大学也是第一批,然后现在有60多所高校,当然,明东教授现在也是那个天津大学的副校长。

这么来讲,智能医学工程它是二级学科,BME是,一级学科就是相对来说是这样,就是智能医学工程,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一个体系,但是这两年就是高校不是一直在炒概念,所以说很多学校就是申办智能医学工程去(它好招生),也导致一些学校的最高分都报了智能医学工程,但是他进去了以后发现没有完整的一套培养体系,结果完了以后,四年学下来,发现也没有学到多少东西,所以说现在这两年的话,很多学生对这个专业是比较诟病的。

然后我们现在也在跟天津大学一起在合作,就是准备构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包括编写相关的教材,开发相关的设备,这一块儿我们也在着手在做。实际上这个专业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专业,但是它实际上也属于生物学功能的一个分支,但是它在教职位又属于医学的口。

所以说如果学生在报的时候主要是这样,倒不是说选选专业,就是一定要知道这个学校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背后的师资是怎么样的,实验室的条件是怎么样的,就是这个很重要,否则完了以后,只是奔着这样的一个专业去的时候,可能就是学校里边没有很好的师资,没有很好的一个配套的一个设备跟资源的话,那进去了,以后也很难学到真正自己想学到的东西,只是完了以后就是名字很时髦。

另外是这样的,就是智能医学工程,它也是一个新兴的一个方向,因为智能医学工程这两年起来,所以说在这一块儿的话,我觉得是这样,就是在在经过一些年的积累,智能医学工程也会越来越好。

@SZUBME 16:27


确实像您是这样来讲的,就是很多BME的教授都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当然也有一些从一开始就是科班儿出身的,就是陈老师,以前最早的时候也是DOUBLE-E EE,就是电子相关的专业,然后后边完了以后,在读博士的时候,然后完了以后就慢慢接触到生物学工程,然后逐步完了以后,后边就慢慢就是从从事这样的一个行业,然后后边就到深圳大学来。

我觉得,如果给年轻人的话,我觉得可能给这样的一个建议,就是因为现在的学科跟以前不一样了,比如说以前就是说,时间有限就专注一个学科,如果我们拿马斯克来讲的话,就为什么马斯克一个人能横跨这么多专业,因为他在交叉学科,就是各个学科都很熟,所以说这样的话,就是他迁移就很快,包括,那个大疆以前的董事长,就汪滔也是他的学生,就是李泽湘老师,以前也说过这么样一个,就是创办一家企业很难,但是创办一家一堆企业就很容易,就跟他同样讲的,就是养一个猪很难,但是养一堆猪就没有那么难。

所以说如果给年轻人建议的话,就是一定要打破一个东西,就是未来只那个纵身于一个一个方向就是。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中学的时候,就是中小学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要侧重把基础的一些学科要学好,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然后还有像英语这些,就一定要把这一块儿要学扎实,因为未来所有的学科都是基于这个之上的。

@SZUBME 16:31


深圳大学BME的那个医用超声换能器是自己做的,然后我们有超声换能器的实验室。

主要研究的一些科研设备的话,还是有比较多是来自于那个国外的,来自于国外的,当然现在的话,国产自主的一些开发的话,也慢慢的展开,慢慢在展开,国家也在提倡,就是自那个科研设备的自主研发。

就是您应该讲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生物电子学这一块儿,应该是东南大学的,东南大学,因为最早的时候就是生物学工程,最早是做医疗器械,但是,现在这两年的话,东南大学也是做,医学电子学这一块儿也相对比较少。

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做医学电子学,做仪器开发的老师相对来说发论文比较难,所以说就导致一个问题,现在很多高校的生物学工程很多都是偏向材料、化学这些。

超声的应用是很广的,就是在医用跟工业都应用的非常多,然后这里面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完了以后就是在检测的一些标准不太一样,不太一样。比如说超声,除了用在我们检测人,就是对人体进行检测之外,它还在无损检测,比如说高铁就是做一些无损检测的时候也有应用。

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安全标准,这些。

超声的话就是深圳大学,还有复旦,还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这些都投入的比较多,还有西交大这些都投入比较多。

@SZUBME 16:36


在抗疫期间的话,我们有老师也是参与了那个,就是CT的智能诊断这一块儿,就是排查那个就是新冠的患病的一个情况。

另外也是参与了一些国外标准的一些翻译工作。

还有第三块儿,因为深圳大学做体外诊断仪器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说,新冠的话,就是有有一些核酸检测的一些,我们是跟一些企业有具体的一些合作。

@SZUBME 16:37


实际上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就是比如说昂贵的设备有昂贵设备的一个用法,然后我们在做的时候,因为那个,那个对于医疗仪器来说的话,或者就是说对于那个,医疗器械来说的话,它并不存在,就是说,比如说贵的就一定好,然后便宜的就一定不好。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就拿黄疸仪,就是测小孩儿的一个黄疸仪来说,实际上里边有很多技术,国内现在的一些厂家实际上做的参数指标。然后也是有很,很多问题,因为毕竟大家没有深入下去,所以说,我觉得就是在选择做这一块儿的时候,就不一定就是说一定要参与到一些就是实验室,造价或者实验室,那个设备非常完善的一些那个高校的实验室,我觉得就是,都是抱着一种,就是往深入研究的一个目的。

比如说像黄疸仪,它是一道光学电子,然后还有算法等等这些,我们也可以,就是把这么一个很小的一个医疗仪器把它做的很深,然后通过做这样的一个医疗器械,也可以掌握很多很多,就是生物学工程相关的一些知识和技。

当然现在就是防未病是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以前都是得病的再治,现在完了以后就是做生命信息性监测,所以说在这一块儿的话,比如说从心电、血氧、血压、呼吸、体温,然后等等这一系列常规的一些监测,然后完了又去分析我们是否得病,比如说我们如果要是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话,可能就能从血压、心电、血氧这些参数去反应。所以说在这一块儿的话,就是整个通过互联网的一个结合,也可以做出很多工作。还有一个就是基于大数据的一个分析,所以说这也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

@SZUBME 16:39


应该这么来讲,血氧仪,现在的话,比如说芯片,然后现在也用的是国产的,然后,比如说,那个LED发射跟PD(光电二极管)现在都是国产的,但是如果你要是再往下细究的话,比如说芯片里边的内核ARM,然后也是国外的,然后LED里边的,那个芯片也是国外的。所以在这一块儿的话,我们替代也是逐步一个过程。比如以前芯片都是用国外的,现在芯片已经开始是国产,虽然是内核是国外的,当然国内的话,现在很多芯片也开始用开源的,也开始用那个国内自行来设计的,这个国产替代可能有一个过。

另外就是,就是您说的,比如说ST的芯片,比如以前都用ST的芯片,但是现在比如说国产GD现在也做的非常好,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产品都开始改用国产。

无论是BME还是其他领域,现在就是芯片,国产芯片大范围的使用已经就是,都在各个行业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现实。

传感器就是也是一样的,实际上这个传感器相对来说也不是说特别复杂,不是特别复杂,所以在这一块儿的话,国产化之后我们现在就开始改用国产。

现在很多血氧是这样的,它并不是说就是MCU把传感器集成进去,MCU还是MCU,但是它前端把前端的模拟器件,还有检测它,把它集成到一颗芯片,这个已经实现了,这个已经实现了,而且就是这种,那个芯片有很多公司在做,比如说像汇顶,汇顶的那个血氧的传感器芯片都已经那个在使用了,我们也有使用他们的芯片。

当然就是如果跟那个医疗器械相关的一些芯片,然后肯定是属于BME的一个范畴,但是它又是一个交叉,它是比如说做相应的芯片,要具有BME的一些知识,所以在这一块儿的话,就是相应来说做这一块儿芯片的人,他除了招微电子、电子相关的专业,也需要招来自BME专业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就BME的就业的面非常非常广,而且就是通过三年的疫情教育,现在BME的话,就是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SZUBME 16:42


我觉得完全可以,而且就是可以从一些简单的生命信息检测,比如像体温的检测,血压的检测,呼吸的检测,然后心电的检测,这些大家都可以从这里边去入手,然后完了以后就是可以通过一些模块儿,然后完以后去实现一一个,就是解决医学难题的一个一个案例的。

比如说我们也有有一些,那个小学生也提出来了一个,比如说像雾化器对,那我们的疫苗就是当时也提出,能否用雾化的疫苗,比如说这种喝的这一种,然后还有一种可以通过雾化器来做,比如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基于已经成熟的雾化器,然后来去改变里面的参数,然后让他就是把疫苗放进去,来把它喷出来,所以这种很多我觉得都可以年轻人来尝试。

当然在这一块儿的话,我觉得就是可以鼓励大学生,因为全国有183个高校设有BME专业,他们可以跟这些高校的老师或者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沟通,这样的话,他们的那个针对性可能会更强一些。另外如果有一些条件的话,也可以跟一些医院。

就可以跟一些医院、医院来进行一些合作,因为医生他有很多很好的一些idea,然后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思维拓展。

@SZUBME 16:56


实际上产品的话是这样,就是先不说青少年,实际上就是从大学生的一个角度来说的话,我们也只只有到大四的学生,然后才开始,慢慢接触到产品,因为产品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就比如让我们举个例子,产品它并不是说光注重的是一个功能的实现,它更注重的是成本,成本,另外一个就是可行性,还有一个是否真真正正是解决了痛点,我觉得就是在这一块儿。如果要是从中小学来说的话,可能有一些难度,因为光一个供应链很多地区就可能就不具备。比如说如果要是在大湾区的话,或者是长三角的话,可以就是鼓励学生可以去参与一些。另外一个他可能就是自己主导就比较难,他可以参与一些,就是跟企业或者是一些高校,就是做工程比较强的一些高校,可能尝试一些合作,但是我觉得就是说,如果产品化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

因为产品化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医疗器械,就是光从前边的元器件的一个选型,关键件的一个选型,还有测试,还有检测,还有临床,还有注册,就是它的路径太长太长了,就是这种,不仅仅是对青少年,就是即使对一个高校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难。

当然我觉得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接触,就是产品化思维,比如说组织一些企业的一些工程师或者研发总监,可以给他们做一些那个沙龙,或者是做一些那个论坛的一些交流,这样的话就是他们可以知道,做产品是怎么来做的,我觉得这种可能是可以,但是深度参与相对来说我觉得可能会比较难一些。

@SZUBME 16:58


深圳大学的BME也有体外诊断,就是相关的仪器开发的这门课。

如果要是有青少年的科创爱好者也可以,也可以,了解一下,当然我们也有出版相应的教材,大家也可以就是,那个通过出版社的渠道,比如京东,天猫这些也可以买一些教材,可以,那个,了解一下。

那个教材的名字叫《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设计》,然后作者是刘谦跟罗洁,然后那个他们是主编。

这本书也是我们几个学校联合来编写的。

@SZUBME 17:00


@SZUBME 17:00


@SZUBME 17:01


就是针对最后一个的话,有没有更多的信息和内容,我觉得可以是这样,因为生物学工程相对来说就是属于一个比较小的一个专业,比如说相对电子跟计算机这些,但是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大家可以去通过各个学校的生物学工程专业,或者生物学工程学院,然后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因为每个学校都有它自己的侧重点,比如说像华中科技大学,然后复旦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北航等等等这些,可以通过这种官网去访问它的生物学工程所在的学院或者是专业,然后可以做更多的一个了解。

@SZUBME 17:02

袁老师,您看这样可以吗?上面是针对以上的问题的回答

@SZUBME 17:02

有些地方不一定准确[捂脸]

@yuandj 17:26

一级学科和相关专业,摸不清啦,如何报考,难住家长了。老师怎么建议?看师资和配套设备和资源。EE专业转BME👍

马斯克又立起来了,跨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

黄疸仪,常规数据参数检测,大数据预防分析。ST-GD,汇顶血氧仪,雾化器疫苗(小学生建议的?)183个高校BME专业。医院合作。产品化要大学四年级,成本,痛点。供应链,后续流程太长,产品化思维讲座。教材可以先了解《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设计》刘谦罗洁主编。

@yuandj 17:26

比如说像华华中科技大学,然后复旦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北航等等等这些,可以通过这种官网去访问它的生物学工程所在的学院或者是专业,然后可以做更多的一个了解。

@yuandj 17:29

感谢董老师分享,我们要学习下先。刚列的几个要点是延展选题,供学生们研究。再洗感谢,百忙之中的分享。成刊后,转达陈院。请求寄语[合十]

@yuandj 17:30

关于 SIGERBME 的设想需要调整下,再策划后续的宣传推广活动。感谢,感谢,周末愉快。

@yuandj 17:30

[合十][合十][合十]

————— 2023-02-24 —————

​对我觉得是这样,就是在选专业的时候,实际上一级学科的话,相对来说,就是比较重磅一些,因为很多学科,比如说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就是到一级学科的话,它的选择面会相对大一点,到二级学科的话,它就越来越细分,所以说一般如果要是在同等条件之下的话,就优先选择一级学科。

​另外就是这样的,就是,很多,很多那个,学校在选择的时候,我觉得确实要看师资跟配套的资源,因为现在那个每个学校介绍也会比较多,所以说我觉得就是对于家长来说,这两年也越来越多,对这种专业越来越熟了。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如果有条件的话,就是他们每次都会有宣讲,所以说就是如果选择的话,还要多进到里边去了解一下。

​将刚刚给您讲的就是意法的话,就是ST,然后兆易的话GD,就是ST是国际上做 MCU 最大的,然后GD是国内做最大的,GD现在也排全球,销量也是排第二,第三,也是非常大的。

​汇顶这家公司是汇是汇聚的,汇就是三点水汇聚的,汇顶的话就是顶级的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汇顶就是做那个传感器,传感器他做传感器是做的不错的,不错的就是血氧的,心电的那些传感器是做的不错的,比如说我们带的那个智能手表,就是他测血氧,血压这些,还有心率这些那个,他们做这一块儿芯片非常厉害。

​然后是至于那个给小学生建议这一块儿的话,因为我我可能不太了解,不太了解,就是如果要是说做的时候,我觉得就是可以做一些比较好玩的一些,好玩的主要可能是兴趣的一个导向。

竖立

​--

@yuandj 18:28

​感谢董老师补正。我也觉得可以就SIGERBME个展开分享,听听您的意见。对后续活动有一个指导。

--

​那个董老师,我们这次做这个 SIGerBME,就是上次也跟您讲,我们这个第二期的这个 SMARTtimes 就是已经出刊了,也就是前两天,然后孩子们还是真是给力,我原来想着就出一个四开八版就了不得了,结果这帮孩子一下就招了很多人,他们招了将近20个孩子,最后出了20个24张四开八版,太超预期了,然后还有些还是英文的文献,然后翻译,然后什么。真的忙活了一个寒假,这个我觉得只要给孩子们一个方向,就是完全没问题,他们实际上就是高中一年级,这个就是生物课代表牵头儿的,然后是这个八中的孩子,这个就是他们这次招,然后我听那个领头儿的孩子说,好像还有个深圳那边的大学生也加入,他们这个能量还蛮深的,因为他们最开始是想跟。

​2.

​那个颜宁老师混来着,是这么个起点,所以他们真的是后生可畏,我反正是hold不住的,所以才找您,董老师你们来来这个就是给他们指指山,所以说这是一个起点,回头,我把他们那个新出的刊发给你,给评价一下儿,我真的没有,就是,一个时间,还有一个就是我,我觉得我可能已经深不下去了,就孩子跑的太远了,我够不着了,就跟那个风筝断了线,那感觉。

​3.

​然后那个 SIGerBME,实际上是我们 SIGer 频道,这个一个深化的一个结果,就好像您刚开始介绍的那个,就是一个家庭里面,先生是做工程的,然后妻子做这个医学的,然后两个人一拍即合,就出了一个特牛的生物医学工程的这个产品或者什么,所以这是一个我们现在这个 SIGer 探索的一个结果,就是一定是要出圈儿,不出圈儿,将来是没出路的,就是你先掌握一个技能不够,掌握两个技能可能都不够。至少三个技能,就像你说这个马斯克一样,就是他一定是养一群猪,那对于孩子来说,他多学点儿技不压身,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方向,那么兴趣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有兴趣,那也没有什么问题,我现在也着魔了,把自己给带沟里了,就是也是跟着孩子们一起,就是开始涉猎,就是有点儿这个脑洞。

​4.

​那我们现在 SIGer 不只是北京了,也是在全国辐射,现在比如说南京,然后还有这个上海,然后都是有我们的,叫分舵,这江湖上混一定要讲究,就是行走,就是都有老师呼应,那上海那边,就是他们也是有这个芯片制造方面的,这个专业人才,那南京那边,是这个南京大学是做这个,开源芯片也比较红火的,就是 RISCV 系列的,我们这个一开始也是那个刚一成立就得到了这个 RISCV 这个行业的拥抱,然后包括这个中科院这个计算计算所这样的,所以说就是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态势,我也觉得很享受,身在其中,所以说,现在我们上海那边的这个老师给了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建议,也跟您分享。

​5.

​在青少年有一个就是它不叫赛道,就是等于说国家虽然有这种就是教育方面的一些规划,但是还是希望能够有些拔尖儿人才的这个这个这个脱颖而出,所以有相应的这个机制,包括我们我那个南京大学那个孩子,他就是双奥的这个这个选手,就是信息学和这个数学,那他现在是报的是数学系,然后也是我们就是跟他交流,他性格比较内向,做做理论研究那种那种。现在是大学二年级,然后那个我还跟他讲,就说这个,其实是这个eda,它最核心的还是那个,这个这个人工智能的这个这个解决方案,包括一些数学的算法,因为通过算法来提升人工智能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他一个建议,然后这孩子就是比较蔫儿,知道吗,就属于慢热,他没理我[流泪],所以现在孩子都很主意大,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6.

​​7.

​孩子实际上是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就接触这个信息学的功课了,然后,他是就是初中二年级才跟的我,然后,因为我这边是有一个学术专专业,就是人工智能的这个专属领域,叫机器博弈,就专门儿研究这个AlphaGo那种棋弈,这个叫这个博弈,博弈的然后,现在方向一个是叫做非对称信息,还有一个就是通用智能引擎,就是一个一个训练,只是训练一个棋种肯定是不行的,就是我们现在就是已经不是说训练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些文化的内容,这个就不展开了。实际上作为学习来说,一个是深度,一个是广度,所以我觉得 SIGer 是完全可以满足这两个维度的,这是我现在对 SIGer 的一个叫兴趣社区。

​8.

​兴趣社区的一个规划,所以今天就是借着您刚才的这个讨论,我觉得咱们,我已经把这个目标调高了,调成了一个教育的革新了,所以说就多给您说一说,因为也确实没有这机会,趁热打铁。

​9.

​在青少年这个就是,就是怎么讲,就是拔尖儿人才的选拔当中,比如说我们那个学生,他是就是走的这个叫强基,然后有有一个选拔,后来他最后还是觉得专业不太好,就自己就是考完以后就选的那个南京大学。然后,这样的话就是现在还有一个叫科创,然后上海那边的这个老师,做科创的一个老师,也是也做了多年,然后他原来也是在这个芯片行业。有有相关的这个从业经验,然后现在交大带本科生。就他给我的一个反馈就是,叫英雄不问出处,都已经不是方向了已经,就已经不问年龄了,实际上不是说。

​10.

​小孩子,他就不能去给他去讲一些很深的的一些知识,或者一些挑战,就是完全要把他平等的对待,包括教育的时候要,要放下身姿,就是蹲下来跟小朋友去聊天儿,就把他当小大人来对待,那孩子的脑洞也是真的是,就好像就是开了天眼一样,就是天马行空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很基本的一个教育教育理念,就好像现在就说,你一旦给这个孩子设限之后,就好像跟不管这孩子还是大人,就一旦设限之后,他反而就就拘束了,所以说这种发散式的,这个这个思维的这个这个培养,就是好奇心的,这个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是一个基础。

​11.

​那个 SIGerBME 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去规划的,因为 SIGer 最开始立项的时候,就是他是以开源社区的文化驱动作为他的目标的,就是让孩子通过协作来做,做一本儿杂志,而是多兴趣的杂志,用用开源方协作的方式来体验,怎么开源,怎么协作,结果后来一年之后就真的就是孵化出了这个自媒体的这个属性,所以说第二年一下就爆棚了,就孩子们热情也高。然后就是等于十倍的增长,那这今年的规划就是深度,所以包括专属频道,从43个现在已经,我没统计,就在涨,但是就是我刚才文字里面给您回复的,就是即使换频道了,也设限了。所以说当时就是,生命频道往深度走,就有了这个 SMARTtimes,就是孩子们真的从这个生命科学的角度去延伸了,因为当时已经留了一些我们的这个。

​12.

​当时报道了一些上海交大医学院的一些内容,他们有一个就是九院是专门做听力医学研究的,然后也是今年刚开了一个新的专业,就是类似于偏向于工程的,就是助听器,包括一些声学的算法什么的,所以这个专题我们也是去年三月份的时候立的项,也是在一个爱耳日上认识了一个,叫做听障康复的一个公益组织,然后他们就是认识人很多,然后听我说在做芯片,开源芯片就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说当时这个,我们这个,孩子就是,跑的比较快,我觉得他hold住了,我就想给他,给他贴一点儿新的这个技能。

​13.

SIGer 本身一开始立项的时候,就是说光是兴趣肯定就不够,一定要配这个数字化工具,所以直接就就加了这个 STEM,因为青少年大家都知道,STEM,实际上是科学工程,这个教育的一个典范,然后来自欧美的一些,这个教育理念,就是你只有自己做,你不做你肯定是不会知道的,你光看书本儿看1万遍也没用,就好像说这个动手能力,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很重要一样。那么现在学生缺的就是这个,所以就怎么讲,提升一下这个叫老师的颜面,我就说你们光研究论文,你们又没有实验条件,那我们是不是要结合一下 STEM,就一定要把工程加上去,结果就当时有这个血氧仪的这个方向,就是他们研究,比如说基因,然后这个病毒学。

​14.

​这方面的一些理论,包括生物化学什么的,然后,我这边带着几个小朋友,就是从这个工程学上,然后结果就找到了 立创EDA,咱们就认识,是这么来的。然后,这样的话,就是跟刚才我说的那个科创的,也是有渊源,因为科创现在对说来说它是一个STEM 衍生的一个方向,它主要是注重孩子的这种发散性思维,利用这个 STEM,或者说科创的一些工具,来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它一定是和孩子们生活。相关的,这是国家的一个培养的一个方向,现在其实有很多孩子很脑洞真的很大,他能够提出一个非常有有建设性的那个这个方案,或者说这个这个痛点,然后也都是全中国的专家去给予评点的,所以这就是一个科创的一个方向。所以这样的话,就是我就非常有信心,就把这两个 STEM 和 生物医学。

​15.

​合在一起,然后就我觉得这个 BME 就太契合我的这个想法,所以我就一直这个追随这个,叫什么,跟着董老师一定要您赶快给我们开个头儿,结果今天的这个终于收尾了,如愿了,所以我觉得这个 SIGerBME 就立起来了,所以这是一个 SIGerBME 这个提法的一个背景故事。所以,必须得有这种交流才能说出来,所以我当时写那个文字(采访提纲)的时候。早就已经满腔激情了,就等着今天说这番话的,所以说,今天就借着机会就给您做了一个背景的描述,所以刚才您最后一条,就是说有关小学生那部分,确实就是这样,就是我觉得,我有这个信心,就是说很努力的去了解咱们深大BME的一些内容,当然除了这个,对我们这些学生有用。

​16.

对这些学生是一个方向上的指引,再一个确实也是代表了大多数学生或者家长的一个诉求,其实对现在的教育体系,太多的这个信息是模糊的,所以大家才有这个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它的一个潜在价值。

​17.

就说从青少年教育这块儿,就是完全可以不用考虑,不用去担心这些问题,就不要把他们当小朋友来对待,就是你都不用把它贴上小朋友的标签儿,或者什么小学生,中学生,都不要,一视同仁,我们的这个刊物面向的是是所有人的科普,甚至于他有一些专业性,我觉得专业性就像我们在这个,青少年就幼儿教育里面讲过,就是他幼时在吟诵经典的时候,他不是说他必须把每个字都理解。他在吟诵的过程中,他都会有一个植入,他就是一个潜在的文化的加持,所以这个从学习的角度是是没有问题的,以这是我们对这个 SIGerBME 的一个定位,就是不用去设限,他的目标是,如果说是目标,我知道,比如说本科生是要加入的,那青少年肯定就小学生也没问题,包括家长都是他的一个读者群,而且 SIGer 有这个社群的触达。

​--

@yuandj 18:43

SIGERBME的介绍已经阐述完毕,后面的活动方向我有两个思路,供您参考。

​18.

​您最开始讲的,就说要凑在一块儿去聊,我觉得就是大家相互之间可能有些背景知识不了解的时候,生聊,它实际上是在补课,我觉得这特别就是效率低,那么我的两个方向是什么?就是肯定这种交流是必须的,他交流的点是什么?就是 SIGerBME 它会就是翻译过来叫做 生物医学工程在线学院,就打破校园,打破就是固有的一些壁垒,它是面向社区的。就是一个开源的方式,谁都可以参与,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他就以这个开源立项的方式,就是他立项来自于哪儿?来自于我们这个的读者,就那些编委,包括一些我们触达的一些人,也可以收集一些选题,那么选题,就是跟那个做课题一样,也是要有先进性,独特性等等这方面的,包括也会有些所谓的专家,来评点的。

​19.

​选题,我们会真的就是就像您刚才说的,产品化实际上是非常漫长的,但它是一个,它是这个,叫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不要设限,它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它就是它就实际上是一个话题,就拿出来讨论的一个事情,这就是开源社区的价值。那如果我们在这个开源项目当中聚合了足够的社会资源的话,它真的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有专业的厂商看好了我们的这个选题,就可以接着走,这个这就是参与。非常简单,所以这个顾虑我已经可以给您打消了,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想法,因为并不是所有太原项目都能有这个好运气,就跟孩子们的梦想一样,不是每个孩子的梦想都能变成现实,马斯克毕竟是全球唯一一份儿,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设想,那么它一定是生物医学主题的,它可能要来自于刚才我说的那些,肯定是小女生们对生物比较敏感,比较喜欢,可以多来。

​20.

​一些家长可能都是医生,或者说医学院,类似的这种相应的专业背景对他们有影响,刚才就好像颜宁一样,他爸爸本身就是做这个基因工程的,所以这是,家庭教育是没有问题的,包括北京它也有很多这种类似于这个比较,质素比较高的一些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蛮大的,所以这是我的一个观点,就是这个立项肯定来自于小朋友,来自于我们 SIGerBME 那之后这个题目。它抛到开源社区之后,去慢慢去培养,慢慢去培养,种子就是这样,你即使是没有土壤或没有水分,它也会有,有朝一日有了土壤,有了水分去发芽就可以了,所以这是我们 SIGerBME 的一个方法论,就是只是播种。

​21.

​第二个思路是什么?就是那么 SIGerBME 它是一个青少年的开源的学习社区,它上面有很多 IDEA,有待于孵化,包括他们自己努力去团结更多的学同学一起去组队,去攻克目标,那实际上,那我们这个SZUBME怎么参与?实际上就是专业导师给予呼应,那我们后续的话题,比如说开展讨论,或者说路演做一些,比如说咱们这个招生宣传也好,就围绕这个题目来就行。这可能稍微有点儿功利,这个是不功利,为什么?就是咱咱们叫聚合资源,那就是双向的,我们的目标就是为这个人才培养的梯队,贡献优质的小朋友,就是这么一个目标,这就是 SIGerBME,也就是整个 SIGerBME 的愿景,就是兴趣驱动,我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个指引,就是我们最后会有一个大的 SIGer的合刊。

​22.

就是一个类似于,类似于怎么讲宝典,那任何孩子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也自己符合的这种兴趣的,这个指引或经验,然后找到同伴叫朋辈学习,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往这个外延就是和咱们深大这样的这个专业机构,又能心系青少年,就像您这两天百忙之中能跟我讲,接受我们的这采访一样,所以这是我们 SIGer 的一个定位。这周末之前给您说了这么多,您抽空听一下就好了,您确实比较忙,这段话就是给您有一个铺垫,可以不用直接回,我会按照这个思路去执行我们的这个想法,包括给学生们跟其他的一些老师去促进这件事情,就是 SIGerBME 已经立起来了,感谢您的支持,然后就现在就差一个小事情,就是问这个陈院要一句话。

​23.

这个,SIGerBME 写一个寄语,我这个是我的一个周末的小愿望。

--

@yuandj 18:50

两个思路,一个是选题立项求专业指导,一个是和深大BME合作推一些科普专题拥抱青少年。

最后要问陈院要句寄语鼓励下未来的生物医学工程的栋梁,SIGERBME的小盆友们。[合十][合十][合十]

@yuandj 18:51

再次感谢董老师,支持SIGER的事业[合十]

@yuandj 18:53

输入图片说明

@yuandj 18:55

这前两天的版本,还在调整中,届时与您分享[合十]

@SZUBME 19:06

拥抱BME,拥抱交叉学科

@yuandj 19:07

陈院回复啦,这么快 [爱心][爱心][爱心] 头条有啦。

@yuandj 19:08

[拥抱][拥抱][拥抱]

-- ​ 我帮他回复的,因为最近就是这边事儿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多,但是因为BMB本来就是交叉学科,就是,当然您也可以就是看怎么样调整一下怎么样,调整一下好,谢谢谢谢袁老师[呲牙]。

--

@yuandj 19:08

SIGER 第一期,就是拥抱开源,当时是华为OPENEULER 邀请我们加入,创生的SIGER ,对拥抱特别喜欢。

--

好的好的,那您如果感觉可以的话,我们就用这一个好,谢谢。

--

@yuandj 19:09

[强][强][强] 新起点。

@yuandj 19:09

您忙,好好休息!

@SZUBME 19:18

[抱拳][抱拳]

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设计

  • 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设计

    输入图片说明

    本书在阐明体外诊断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体外诊断仪器设计相关技术,包括加样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位置检测、液面检测、柱塞泵控制、微型泵控制、液路切换、夹爪控制、凝块检测等。本书采用模块化的方式,通过详细讲解各模块的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及微控制器系统设计,帮助读者掌握体外诊断仪器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开发流程。与本书配套的有4款体外诊断实验平台,读者在学习本书的同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同步操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本书提供丰富的软、硬件资料包及PPT等。

    基本信息

    • ISBN编号: 9787121431463
    • 书名: 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设计
    • 作者: 无
    • 定价: 56.00元
    • 编者: 刘谦
    • 出版社名称: 电子工业出版社
    • 页数: 244页

    内容简介:

    本书在阐明体外诊断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体外诊断仪器设计相关技术,包括加样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位置检测、液面检测、柱塞泵控制、微型泵控制、液路切换、夹爪控制、凝块检测等。本书采用模块化的方式,通过详细讲解各模块的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及微控制器系统设计,帮助读者掌握体外诊断仪器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开发流程。与本书配套的有4款体外诊断实验平台,读者在学习本书的同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同步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本书提供丰富的软、硬件资料包及PPT等。

    作者简介:

    刘谦,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海南省高层次杰出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湖北省科技创新源泉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十届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用软件分会副秘书长,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分会副秘书长, 湖北省卫生统计与信息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十三届人民代表,鄂州市八届人民代表和人民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光学检测,医疗器械,农作物表型测量,三维可视化及仿真模拟。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Plant Methods, Medical Physic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10项,主编出版专著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先后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获PLA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图书目录:

    • 1章 概述 1

      1. 体外诊断概述 1

        1. 体外诊断定义 1
        2. 体外诊断产品分类 1
        3.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现状和竞争格局 2
        4.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现状和竞争格局 3
      2. 体外诊断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

        1. 主控模块 4
        2. 光学模块 6
        3. 运动模块 6
        4. 移液模块 9
        5. 液路控制模块 11
      3. 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设计实验平台 12

        1. 液面检测与移液实验平台 12
        2. 直线加样与液路清洗实验平台 13
        3. 全自动移液移杯实验平台 15
        4. 液路凝块检测实验平台 15
      4. 体外诊断实验编排 17

    • 2章 体外诊断控制板硬件电路设计 19.

      1. 电源电路 19.

        1. 12V转5V电路 19.
        2. 5V转3.3V电路 19.
      2. 微控制器电路 20.

      3. 功能模块电路 21.

        1. 复位电路 21.
        2. SWD调试接口电路 21.
        3. 晶振电路 21.
        4. 独立按键电路 22.
        5. LED电路 22.
        6. 平台选择电路 22.
        7. 串口调试电路 23.
        8. 蜂鸣器电路 24.
        9. 电机接口电路 24.
        10. 光耦/液面检测接口电路 25.
        11. 泵/阀接口电路 25.
        12. 夹爪接口电路 26.
        13. 凝块检测接口电路 26.
    • 3章 F103基准工程创建 27.

      1. 理论基础 27.

        1. 寄存器与固件库 27.
        2. Keil编辑和编译及STM32下载过程 31.
        3. STM32参考资料 32.
        4. DbgIVD调试组件 33.
        5. TaskProc模块任务流程 34.
      2. 设计思路 37.

        1. STM32工程模块分组及说明 37.
        2. 应用层模块构成 38.
      3. 设计流程 38.

      拓展设计 55.

      思考题 55.

    • 4章 步进电机控制 56.

      1. 理论基础 56.

        1. 步进电机简介 56.
        2.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57.
        3. 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 60.
        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61.
        5. STM32控制电机的时序 62.
        6. 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控制 63.
        7. 液面检测与移液实验平台 64.
        8. StepMotor模块函数 64.
      2. 设计思路 68.

        1. 工程结构 68.
        2. 步进电机控制流程 68.
      3. 设计流程 69.

      拓展设计 87.

      思考题 87.

    • 5章 光耦检测 88.

      1. 理论基础 88.

        1. 光耦简介 88.
        2. 光耦遮光与未遮光 88.
        3. 光耦接口电路 90.
        4. 光耦输出电平转换电路 90.
        5. OPTIC模块函数 91.
      2. 设计思路 92.

        1. 工程结构 92.
        2. 光耦检测流程 92.
      3. 设计流程 93.

      拓展设计 101.

      思考题 101.

    • 6章 液面检测 102.

      1. 理论基础 102.

        1. 液面检测原理 102.
        2. 微控制器检测 103.
        3. IVD1Driver模块函数 104.
        4. IVD1Device模块函数 106.
        5. 体外诊断任务处理 108.
      2. 设计思路 110.

        1. 工程结构 110.
        2. 液面检测流程 110.
        3. 初始化任务流程 110.
        4. 任务流程 110.
      3. 设计流程 111.

      拓展设计 115.

      思考题 116.

    • 7章 柱塞泵控制 117.

      1. 理论基础 117.

        1. 柱塞泵结构 117.
        2. 柱塞泵工作原理 117.
        3. 柱塞泵吸液初始位 118.
      2. 设计思路 118.

        1. 工程结构 118.
        2. 初始化任务流程 118.
        3. 任务流程 119.
      3. 设计流程 119.

      拓展设计 122.

      思考题 122.

    • 8章 液面检测与移液 123.

      1. 设计思路 123.

        1. 工程结构 123.
        2. 初始化任务流程 123.
        3. 液面检测与移液流程 123.
      2. 设计流程 124.

      拓展任务 126. 思考题 127.

    • 9章 微型泵控制 128.

      1. 理论基础 128.

        1. 旋转泵 128.
        2. 隔膜泵 130.
        3. 微型泵的驱动 131.
        4. 微型泵接口电路原理图 132.
        5. 直线加样与液路清洗实验平台 133.
        6. 清洗液路 133.
        7. Pump模块函数 134.
        8. IVD2Driver模块函数 135.
        9. IVD2Device模块函数 137.
      2. 设计思路 138.

        1. 工程结构 138.
        2. 微型泵控制流程 138.
      3. 设计流程 139.

      拓展设计 144.

      思考题 144.

    • 10章 电磁阀控制 145

      1. 理论基础 145

        1. 规格参数 145
        2. 电磁阀基本原理 145
        3. 电磁阀的控制 146
        4. 电磁阀的液路选择 147
      2. 设计思路 148

        1. 电磁阀控制工程结构 148
        2. 初始化任务流程 148
        3. 清洗取样针内壁任务流程 149
      3. 设计流程 149

      拓展设计 152

      思考题 152

    • 11章 直线加样与液路清洗 153

      1. 设计思路 153

        1. 工程结构 153
        2. 初始化任务流程 153
        3. 直线加样与液路清洗流程 153
      2. 设计流程 154

      拓展设计 156

      思考题 156

    • 12章 夹爪控制 157

      1. 理论基础 157

        1. 夹爪规格参数 157
        2. 夹爪控制电路原理图 158
        3. 夹爪控制时序 159
        4. 全自动移液移杯实验平台 160
        5. Claw模块函数 161
        6. IVD3Driver模块函数 162
        7. IVD3Device模块函数 168
      2. 设计思路 170

        1. 工程结构 170
        2. 夹爪夹取流程 170
        3. 夹爪张开流程 171
        4. 初始化任务流程 171
        5. 夹取测试流程 171
      3. 设计流程 172

      拓展设计 178

      思考题 179

    • 13章 移液移杯 181

      1. 设计思路 181

        1. 工程结构 181
        2. 初始化任务流程 181
        3. 移液移杯流程 181
      2. 设计流程 182

      拓展设计 185

      思考题 185

    • 14章 凝块检测 186

      1. 理论基础 186

        1. 凝块检测原理 186
        2. 传感器规格参数 186
        3. 凝块检测硬件电路 186
        4. 微控制器的凝块检测 187
        5. 液路凝块检测实验平台 188
        6. Grume模块函数 188
        7. IVD4Driver模块函数 189
        8. IVD4Device模块函数 194
      2. 设计思路 196

        1. 工程结构 196
        2. 凝块检测流程 196
        3. 初始化任务流程 196
        4. 凝块检测实验流程 196
        5. 清洗取样针任务流程 196
      3. 设计流程 198

      拓展设计 208

      思考题 209

    • 15章 液路凝块检测 210

      1. 设计思路 210

        1. 液路凝块检测工程结构 210
        2. 初始化任务流程 210
        3. 液路凝块检测流程 210
        4. 清洗取样针任务流程 211
      2. 设计流程 211

      拓展设计 214

      思考题 214

    • 附录A 本书配套的资料包介绍 215

    • 附录B 体外诊断控制板原理图 216

    • 附录C STM32F103RCT6引脚定义 222

    • 附录D 体外诊断实验平台端口分配 226

    • 附录E C语言软件设计规范

      (LY-STD001-2019) 227

      • E.1 排版 227
      • E.2 注释 228
      • E.3 命名规范 228
      • E.4 C文件模板 230
      • E.5 H文件模板 232
    • 附录F 故障排除 234

    • 参考文献 236

马建仓 AI 助手
尝试更多
代码解读
代码找茬
代码优化
JavaScript
1
https://gitee.com/siger99/BME.git
git@gitee.com:siger99/BME.git
siger99
BME
BME
master

搜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