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eople
本期封面人物:程序猿DD

高活跃度全能型架构师——做开源、写书写博客、玩社区

来源:Gitee 封面人物 丨 2018-05-08

《Spring Cloud 微服务实战》作者,Spring4All 社区联合发起人

本期嘉宾
程序猿DD,知名博主、Spring Boot / Spring Cloud布道者、spring4all 社区发起人。
会一些前端,懂一些后端,做过一些管理,弄过一些运维,策划过一些推广,什么都爱自己折腾的技术宅。

正文

大学读的什么专业?最开始是怎样接触到开源项目的?

本科读的软件工程,硕士读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仓库)。

接触开源项目是在本科期间学 Java 时接触的当时火热的 Spring、Struts、Hibernate 那些。 由于研究生阶段主要研究大数据方向,所以后来有一大段时间接触比较多的是 Hadoop 体系的那些开源项目,当时也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这些的了,资料非常有限,全靠硬啃。

研究生的学习对您的帮助都在什么方面?

虽然后来没有继续从事研究生所学的这个方向的工作,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可惜,但是现在回想一下那时候的研究过程还是收获很多的, 尤其是在自学能力上的提升,这也为后来自己研究 Spring Cloud 这样比较庞大而复杂的框架提供了一些能力和耐心上的锻炼。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入的 Spring Cloud 的坑?

一次偶然机会在 Spring 官方网站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个项目,由于这个项目的排名比较靠前就很好奇是做什么的, 那时候在 Google 和百度都搜了一下,没有什么参考资料,开始啃了一些文档和 example 就被吸引了, 接着就在业余时间开始了对这套解决方案的研究,再后来就是大家看到的应该是国内最早的 Spring Cloud 系列教程的博文了。

您的教程类的开源项目很受欢迎。

是的,这些内容受欢迎主要还是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 自身的优秀,我只是按自己的理解挑了一些常用内容, 写了一些例子和说明罢了,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那些一直支持和给我提了不少意见的朋友们:)

您目前工作是做的哪些方面呢?和您的开源项目或社区有关联吗?

目前工作主要是做架构相关的内容,负责基础框架和架构运维平台的建设。 如果说工作、开源项目、技术社区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可能就是 Spring 技术生态上的相辅相成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展开讲一下吧。

可以先从我们团队的技术栈选型说起,目前我们团队是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 的深度用户,在使用中做了不少自研的定制内容, 但是要真正的运行起来,构建这样的团队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首先得有技术匹配的人,所以我开源项目中的教程类内容是帮助大家能够快速了解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 的最佳基础教材,这些内容不光对我们自己团队有用,对于在校的学生或者其他团队都是很不错的材料, 只有普及了这些框架,才能构建更好的技术生态,这将有助于将来团队的扩张以及技术本身的成熟度。

同时,通过 spring4all.com,我们构建了一个围绕“Spring 技术栈”的垂直问答社区,这里汇聚了国内最一流的 Spring 专家, 帮助我们一起收集和回答使用者们的问题,以及探索 Spring 最新的技术内容和开源一些还用的工具等。

这里放一个小彩蛋,目前社区正在内部开发几个与微服务相关的开源项目,敬请期待:)

从 Spring Cloud 中国社区到 spring4all 社区,这段过程都经历了些什么?

目前的 spring4all 社区是所有 Spring 技术栈爱好者们共同拥有的社区, 目前主要维护者都是 Spring 技术栈的深度用户,大家都是自发来维护和输出内容的,我只是起了个头罢了。

要说跟 Spring Cloud 中国社区的关系的话,得从 16 年 9 月说起,由于那时候发了不少 Spring Cloud 的博文,发现关注度很高, 所以我就开了个论坛叫 Spring Cloud 中文社区,后来陆陆续续加入了很多人,有贡献域名的,有贡献文章等等,后来又改名叫 Spring Cloud 中国社区, 表面上发展都还比较平稳,但是之后出现了一些抄袭等比较不耻的行为,所以社区里一批原创作者就一起重新搞了 spring4all.com, 一方面扩大了内容外沿,另一方面也希望环境更好一些,不阻碍原创作者们的内容输出。

能说说《Spring Cloud 微服务实战》这本书的完成过程吗?

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已经发了不少博客了,所以第一步是重新整理一下之前写的东西,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去思考阅读顺序之类的, 然后结合文档和实践中的思考去丰满每个章节的内容,做到深入浅出。比较大的困难就是 Spring Cloud 更新很快,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刷新自己的认识,导致内容改了又改…

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下来,想必也有不少收获?

最大的收获还是加深了自身对 Spring Cloud 的理解,通过这样全局的一次梳理,还是能发现很多以前自以为是这样或那样的内容。 这里顺便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很多你觉得模模糊糊的概念,真的应该看一下源码去了解一下他的实现机制,你才能够踏实的去使用它。

您怎么看待微服务的发展?

微服务目前来说可能每个团队都会去接触和思考是否要在自己团队实施的问题。

我觉得将来基本每个团队都会往这样的方向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团队在一开始就要按微服务的理念去实施的, 毕竟这样的架构需要付出更多的基础建设,对于小团队来说,很可能会得不偿失,不过即便如此, 小团队也有一个变大团队的梦想,所以您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考虑好逐步的演进方案,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

微信、微薄、知乎、简书、社区等地方都能看到您的身影,请问这些渠道您都是怎么在运营?

由于每个技术人员对各种技术平台的爱好不同,运营多个不同环境主要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读到这些内容,核心目的其实也有提到,希望把这个技术生态发展起来,需要更多人一起参与。

您都是怎么平衡工作和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对我来说比较幸运,目前工作与自己想做的事情冲突并不是很大,大部分正好都是匹配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怎么一直有在产出博客或维护开源项目,我觉得这倒不是与工作相冲突的问题,而是平时选择减压与娱乐方式的不同罢了。

由于平时不沉迷游戏或追剧,空下来就喜欢整理整理最近碰到的问题,那么写写博客正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一方面是整理自己的理解, 另外一方面也是收集其他开发者想法的地方,毕竟人无完人,我写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方式。

番外

对自己的定位是怎样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技术媒体人?

我对自己的定位还是一名一线的程序员,对于技术媒体人来说,有这样的考虑,但是并不会放弃一线的工作,因为不想做一名PPT架构师(笑)。

现在加班多吗?

我们是不定时工作制, 7 * 24全天候待命,不论在干嘛,无时不刻都有可能掏出电脑开干!所以不存在加班一说,哈哈:)

据我的了解绝大部分加班的公司都是技术老大不管事,前期的分析工作不到位,沟通有问题,开发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

平时都对怎么给自己充电呢?

看一些前沿的开源项目,还有一些国内外不错的技术类网站,比如:开源中国、码云、dzone、infoq 等。

认为自己是一个十分自律且有进取心的人吗?

是,有点进取心过剩,晚上经常舍不得睡觉 - -

业余时间都会做什么?有什么爱好?

写博客和做点开源项目,这两个我应该会坚持一辈子吧;其他偶尔会踢球、德州、狼人杀等各种当面玩的桌游,以及拒绝在线桌游(笑)。

头发看起来很多,有什么秘诀吗?

我觉得这个大家有误导,工作到现在,身边的人头发都很多啊,不应该因为红薯哥头发少就觉得程序员应该没头发,这种偏见是不对的。

封面人物小档案

  • 人物:翟永超
  • 技能:Java、Python、全栈、敏捷管理
  • 码龄:8年
  • 最爱的开源项目:Spring全家桶、Hibernate
  • 技术界的偶像:Rod Johnson、Gavin King
  • 最爱的电子产品:苹果粉、任何无线的东西
  • 爱好:写博客、写代码、足球、德州、狼人杀
文章内容为受采访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本文版权属Gitee.com 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 git@oschina.cn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bg

你可能感兴趣的封面人物

查看全部
发布评论前,请先 登录
精彩评论 ( 121 )

搜索帮助